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
更新时间:2024-04-28 09:23:18

1)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

  孩子一天一天在母亲子宫内长大,母亲的身体负担也愈来愈重,准妈妈往往在惊喜的同时,心理负担也会逐渐增加:分娩到底痛不痛?剖腹产好吗?孩子谁带最好?入托好不好?怎样从0岁开始教育?要为孩子准备什么东西?老人和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时怎么办?……这些心理负担,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造成心理障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孕产妇在孕产期生理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外,孕产妇体内的雌激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雌激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雌激素低时,人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在刚生产以后这种雌激素会突然大落,产妇很容易发生抑郁性的心理异常表现。她们常为一点小事不称心而感到委屈、甚至伤心落泪。一般家里人都以为是疲劳、担心的结果,尽量安慰她,但不知这种表现还有生理基础:雌激素的突然下降。

  产妇的抑郁多发生在产后头几个月,其发生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大约占产妇的10—20%。在我国,由于有较多的老一辈人亲自照顾,心理上比较平衡,发生率可能低一些。

  这种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好、爱哭、小事爱计较、烦躁、焦虑、睡眠不好、性欲减退等。出现这种抑郁情绪,还会影响正常哺乳。

  预防孕产期间的这种心理异常非常必要。

  首先,在孕前或孕期,丈夫、家人及本人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控制其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妻子有了这方面的表现,丈夫应该及时请医生给予治疗或做早期心理咨询。需知心理障碍的治疗愈早进行愈好。

  第二,对孩子要及早安排好。比如:家里应该提前为新到的小成员布置好房间或“婴儿角”,使母亲带着孩子回到家后马上能安定下来,这对于母亲是极大的安慰,使她的担心、焦虑大大减轻。她的心情好起来,抑郁问题就会渐渐消失。反之,则抑郁加强。

2)男人们克服更年期心理障碍的方法

  男性到了更年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更年期症状。其中,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表现的尤为突出,如精神紧张、喜怒无常、胡思乱想、缺乏信任感等。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往往会严重扰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以及事业发展都极为不利。那么,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怎么办,应该如何调整呢?

  精神健康网专家表示,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主要是与睾丸分泌睾酮的下降有关。假如更年期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情绪变化或性格异常,以及伴随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一定要留意加以调节,以期平稳、顺利地度过更年期。

  专家提醒,要想克服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首先要正确熟悉男性更年期,对男性更年期所引起的精神心理变化应有所预备、积极调理。一旦出现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的表现应主动咨询医生,请求医生的帮助。

  假如确诊为男性更年期心理障碍之后,一定要尽快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生活中的自我调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生活规律,避免过分紧张和过度劳累;

  2、留意保持平静心态,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不要对琐事琐屑较量;

  3、抽出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帮助改善情绪。

  另外,假如男性更年期精神障碍的症状严重,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与改善神经营养的药物。假如由于精神障碍而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状明显,可短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以缓解症状。

  最后,专家夸大,对于男性更年期精神障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强生活中的自我调理。假如对于男性更年期精神障碍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免费咨询本站在线医生。

3)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很多种形式。

  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过度的兴奋和过度的忧伤都属于心理障碍。

  另外还有易喜,易悲,易冲动。

  或者盲目乐观,精力充沛,狂躁,或者无精打采,凡是冷漠。

  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有以下七种形式:一,抑郁症。

  二,焦虑症。

  三,惊恐症。

  四,社交恐惧症。

  五,强迫症。

  六,躯体形式障碍。

  七,失眠症。

  严重的心理障碍很难治愈,一般都需要找专业医师进行心理治疗。

4)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选择性5-HT再摄取激活剂(SSRA)噻奈普汀(Tianeptine),结构上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并不同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适应证:各种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尤其是老年抑郁症。

  禁忌证:对噻奈普汀或产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联用;未满15岁的儿童。

  用法和剂量:推荐剂量为12.5 mg,每日3次(37.5 mg/d)。肾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建议服用25mg/d。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上腹疼痛、腹痛、口干、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胀气、失眠/多梦、虚弱、眩晕、头痛、心动过速等。

  药物间相互作用:此药与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能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这两种药物合用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或阵发性高血压、高热、抽搐和死亡的危险。与麻醉药物合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通常在手术前24小时或48小时必须停止使用噻奈普汀。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

  D2-拮抗和5-HT1、5-HT2拮抗剂主要为米安舍林(Mianserin),是一种四环类抗抑郁药。

  药理作用:不同于三环类,能选择性阻断突触前Or2-肾上腺素受体,使突触间隙NE浓度增高。并能阻断5-HT2受体和H,受体。具有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及镇静作用;没有抗胆碱能作用;没有心血管毒性作用。

  适应证:各种抑郁障碍,特别适用于有焦虑、失眠的抑郁患者。

  禁忌证:低血压,白细胞计数低的患者。

  用法和剂量:30-90mg/d,可晚上l次顿服,从小剂量开始。

  不良反应:本药抗胆碱能、心血管不良反应小,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思睡。罕见粒细胞减少。

  三、抗焦虑药物

  (一)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氮卓类药物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焦虑障碍以及抑郁障碍伴有焦虑症状的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惊恐障碍的研究最多,并且美国FDA批准了阿普唑仑在惊恐障碍治疗中的使用。还有研究支持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短期可以有效地治疗惊恐障碍,包括:氯硝西泮、地西泮和劳拉西泮。

  用法和用量: 阿普唑仑的起始剂量一般为0.5mg, 2-3次/天,每3-4天增加0.5mg/d,常用剂量为0.4-2mg/d。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的最大剂量是4-6mg/d。氯硝西泮的治疗剂量为1-6mg/d,使用大剂量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减量时应当逐渐|减量,一般是每3-4天减少0.5mg/d或更慢。在SSRIs治疗初期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有更快的起效速度。

  戒断症状:

  有30%-90%的患者会出现戒断症状,大多数症状为轻中度,可以耐受,但是突然停用较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可能会发生癫病发作(比较罕见)。建议应当缓慢减药。对于惊恐障碍患者,减药需要8-24周。短期治疗或小剂量苯二氮草类药物可能不需要这么长的停药时间。

  患者停用苯二氮草类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1、患者原来的症状可能复发;

  2、患者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常发生在停药后数天内,但是一般在2-3周内减轻或消失。

  常见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综合征的症状包括:

  焦虑、易激惹、失眠、疲倦、头痛、肌肉颤抖或疼痛、震颤、摇摆、出汗、头晕、集中注意困难、恶心、食欲减退、明显抑郁、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感知觉增强(嗅、视、味、触觉)、异常知觉或运动觉等。治疗过程中应当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性教育,引导正确的停药过程。最新的研究提示,集体认知行为治疗也有助于患者终止长期使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已经在早期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对地西泮、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研究得较多。并且美国FDA批准阿普唑仑治疗焦虑障碍,类似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

  但是目前不推荐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理由如下:

  1、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常共病的抑郁症状没有疗效;

  2、容易出现过度镇静、记忆受损和精神运动性损害等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3、容易出现耐受或滥用、依赖,并且停药后易出现戒断症状。通常建议在治疗初期,其他抗焦虑药物疗效尚未表现出时,考虑选择苯二氮草类药物,合并苯二氮草类药物对于患者的焦虑及躯体性症状有较好疗效,但是通常建议最长使用2-4周,随后逐渐减药、停药。

  四、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一)丁螺环酮

  丁螺环酮在我国批准的适应症是治疗各种焦虑障碍。丁螺环酮制剂为盐酸丁螺环酮,现有片剂为5mg,口服。一般成人的起始剂量为10-15mg/d,分2-3次服用;第二周可以增加到20-30mg/d,分2-3次服用。常用剂量20-40mg/d。

  (二)坦度螺酮

  坦度螺酮以枸橼酸盐的形式存在,通常成人的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3次,可以根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60mg/d。老年人从小剂量开始,如每次5mg起始。

5)丧偶老人的心理护理 老人丧偶后减少心理障碍的方法

  丧偶老人的心理护理

  1、丧偶老人的心理护理

  首先,在生活上子女需给老人以体贴和照顾,避免老人因悲伤过度而病倒,同时要使老人感觉到虽然配偶去逝了,但生活上有子女的关心体贴,不存在后顾之忧;悲痛的同时,感到一些欣慰。

  其次,子女应多陪伴老人,尽量分散老人的视线,让老人把注意力从对死者的悼念渐渐转移到对生者尤其是对孙辈的爱护上来。老人对隔辈特别亲,无论什么事,往往见了孙子女外孙子女,一切烟消云散;尽管丧偶的悲痛不比其他小事,但隔辈亲的劝说、撒娇会减轻老人的痛苦,使老人重新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再次,子女应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劝慰老人从自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老人摆脱了内疚心理。才有可能正视现实,开始对今后生活的考虑。

  2、老年人丧偶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2.1、常责怪自己,当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老伴:为什么过去不对他(她)发脾气好一点?有的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生者就会精神恍惚,心理负担过重,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2.2、怀念老伴,老伴逝世,生者在历经剧烈的情感波涛之后,精神状态会慢慢平息,随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地凄凉和孤寂。

  2.3、恢复精神状态,在家人、朋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生者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3、老年丧偶过分悲痛有什么危害

  一对恩爱夫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如今一方去了,当然令人心碎,悲痛难抑,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由于丧偶而过于伤感,终日沉浸于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结果使自己的身体也很快垮下来了,更有甚者,也随之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医学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列为内因致病因素,并认“怒伤肝,忧伤脾,恐伤肾”。现代医学发现情绪与健康关系密切,过度的忧愁悲哀不仅会加剧溃疡病的恶化,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诱发旧病复发,而且,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冠状动脉短暂痉挛收缩,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增快,从而易于导致有冠心病的老人发生心肌梗塞或诱发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不利病情的好转康复。

  老年人丧偶之后怎么办

  1、正确认识现实

  认识自然规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无法抗拒。老年丧偶,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不可避免的。在老伴生病期间,就应作好心理准备,向最坏处着想,从最好处争取,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老伴去世之后,要冷静地劝慰自己,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要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

  2、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过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此刻孤独与不适加重。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一旦丧偶,这种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方能有效地减轻哀思。

  老人丧偶后减少心理障碍的方法

  1、心理转移:当老人丧偶后,情绪极度悲伤时,可以选择大哭一场,也可以向别人倾诉,以便发泄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倘若把忧伤深深地藏在心里,独自一个人冥思苦想,只会强化心理压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2、心理补偿:老人丧偶后,情绪极度悲伤时,可以看看配偶的照片,抚摸配偶所用过的东西,从而会回忆起夫妻以前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补偿,然而,积极的心理补偿莫过于选择理想的新伴侣,这样可以在生理上和心埋上都得到新的平衡,从而开拓新的生活。

  3、心理升华:老人丧偶后为了减轻忧伤,最好把心理活动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对于个人和社会也是有利的。

上一篇:减肥茶的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宝宝头垢怎样清洗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