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静脉血氧饱和度
更新时间:2024-04-27 18:27:55

(一)如何预防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降低?

  慢性呼吸衰竭是在原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性纤维化、尘肺、胸廓病变和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等基础上发生的,最常见病因为COPD,早期可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肺功能愈来愈差,可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虽PaO2降低和PaCO2升高,但患者通过代偿和治疗,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患者仍能从事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活动。一旦由于呼吸道感染加重或其他诱因,可表现为PaO2明显下降,PaCO2显著升高,此时可称为慢性呼吸衰竭的急性发作,这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衰竭类型。

  防寒:在寒冷的冬季或气温突然降低的时候,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呼吸衰竭是有重大意义的。

  其机理是:避免寒冷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及分泌物增多,防止肺泡通气量降低;避免寒冷介导利尿,防止血液粘滞度升高,血流缓慢淤滞,肺组织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障碍;避免感冒,减少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生。

(二)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

  血氧饱和度是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一个指标,非常重要。在一个大气压海平面的情况下,测得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在80-100mmHg。如果低于80mmHg,临床称为低氧血症,如果小于60mmHg,就叫Ⅰ型呼吸衰竭。如果血氧饱和度在100%,见于高浓度吸氧的情况下,需要警惕发生氧中毒。总之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80-100mmHg之间,患者会保持一种比较安全的状态,一旦血氧饱和度过低或者过高,都容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尤其是严重的低氧血症和Ⅰ型呼吸衰竭,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氧饱和度是什么意思

  氧饱和度是吸入体内的氧气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结合程度的百分比指标,代表身体每单位的血红蛋白是否与氧气处于结合状态,结合程度越高,证明体内的氧气越充足。如果身体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意味着进入到身体的氧气减少,或氧气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降低。如果是因为氧气进入体内的量减少,是因为严重的肺感染性疾患把肺泡占据,氧气不能进入或因为气道出现明显阻塞,比如严重支气管哮喘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进入体内的氧气减少。

  如果是处于缺氧环境,比如高原,也会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如果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脏,经过肺泡上皮,穿透血管内皮,进入到血液之后,空气中的氧气要经过此过程,才能进入血液,从而与血红蛋白结合。如果此过程受阻,比如肺间质性疾病或严重的心力衰竭,体内的血氧饱和度会降低。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肺脏大面积受损,包括肺脏的毛细血管、肺囊、肺泡腔渗出占据,导致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身体的血液中,从而身体出现缺氧。血氧饱和度的高低,直接代表身体缺氧的程度,正常值应在93%以上。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意味着肺脏或氧合过程出现严重受损。

(四)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氧饱和度分动脉血氧饱和度和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人在海平面呼吸空气20.9%的氧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6%或96%以上。

  如果接受不同程度的氧疗,血氧饱和度通常都是100%,静脉血氧饱和度通常在75%左右。血氧饱和度是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正常机体没有缺氧的情况下,被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应该在96%以上。当动脉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常提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缺氧产生的原因通常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上一篇:TCT检查注意事项

下一篇: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致命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