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快乐健康节,专家来支招
更新时间:2024-04-28 03:57:10

(一)过个快乐健康节,专家来支招

  又是“国庆”,又是“中秋”,今年长假特别开心。老百姓合家团圆,一茬儿接一茬儿的聚餐大会正在上演。餐桌上的各色诱人美味,无论男女老少常常是不知不觉就吃得过饱或喝得太多,导致节后医院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说,节日期间,全家人开开心心吃饭聊天,的确很容易吃得太多而失去控制,因此提醒市民,过节务必管好自己的嘴巴,食不过饱,饮不过量,过个健康假期。

  0-14岁:

  控制零食别吃太杂

  但凡过节,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零食多、饮料多,平时家长可能对孩子吃零食管得很严,过节期间图个乐融融,也就对孩子“盯不住、管不了”了。难怪妞妞妈妈说:“这还没到中秋,家里的零食已经是堆成了小山,而妞妞这几天吃了很多零食,像糖果、饼干、薯片、可乐等这些平时可是控制很严的,因为过节,也就看不住她了。”

  过节期间,儿童比较容易出现吃零食多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消化功能,吃得太多还容易患上急性胃肠炎。

  另外,节日期间,餐桌上可能会出现油炸食品或油很重的食物,进食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会增加胃肠负担,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专家建议:

  (1)零食不是不可以吃,关键是要选择好品种和控制总量。潘丹峰说,尽可能在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给孩子添加零食的时候,可以选择小面包、苏打饼干、麦片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全麦食品最好。也可以选择酸奶、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消化,保护肠道细菌的平衡。

  (2)甜食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享受,专家认为,糖果、含糖饮料等要控制一定的量,并且吃完这些甜食之后最好用清水漱口,保护牙齿健康。

  15-22岁:

  上网唱K生活不乱套

  看电视、追电影、唱卡拉OK、上网打游戏……过节放假,不用上课了,终于逮住一个机会“玩到疯”。据调查,在放长假期间,有73.2%的青少年选择“上网”,其中多数为玩游戏、聊天,他们的日均在线时间为3.5小时。也有很多孩子会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打乱原本的生活习惯,导致饮食无规律、睡眠不足等。

  正在上初中的琳琳同学,还没到长假就已经开始计划要白天睡个饱,晚上和同学去聚餐、唱K彻底放松一下。潘丹峰说,放假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休息和放松,睡懒觉、适当的娱乐活动是可以让人放松,但也不能过于放纵,玩得没白天黑夜。这种起居无常的生活,会强行改变人体“生物钟”,直接有损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同时还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通宵不睡,即使第二天睡整天也很难弥补回来。”对熬夜有切身体会的小刘说,“我个人的经历就是这样,出去通宵唱K,往往需要连续修养几天才能觉得舒服。而且通宵不睡后心慌、头晕,整个人很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很快。”

  专家建议:

  (1)过节期间,青少年还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否则等到过完大假,就感觉身体不适,带来一系列的“节后综合征”,不能及时恢复到良好的生活状态应付学校生活。

  (2)熬夜容易上火,所以专家也建议玩得太晚的学生哥可以吃一点润肺生津、滋阴、降火的食物,如莲子银耳汤、橄榄响螺汤、生津茅根水等,另外像芝麻、核桃、蜂蜜、乳品、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祛火的作用。

  23-55岁:

  限制饮酒别贪杯

  过节哪有不请客吃饭的呢?8天长假已经“天天吃得有点反胃”,所以,对他们而言,饮食倒还比较注意荤素搭配,吃得相对清淡。但是由于过节聚餐的热闹气氛总免不了喝上几杯酒。

  爱喝酒的陈先生就是一例,全家人一起过中秋佳节,他总是要和亲戚朋友喝点白酒,而且每次都要喝高度酒。据他说,纯粮酿造的高度酒,好喝不上头。自从喝了这高度酒喝酒,低度酒就不能入口了。

  “过节应酬喝点酒也不是不可以,但最重要是不可贪杯,最好选择低度酒。”潘丹峰说,“一喝上酒,就顾不上吃饭了,所以大量饮酒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基本上蛋白质和脂肪也摄入得少,容易造成营养低下。另一方面,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及对肝脏功能的损害。乙醛是乙醇在肝脏中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是一种非常强的反应性化合物,这是酒精致肝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当清楚,每一次大量饮酒以致醉酒,都对身体,特别是肝脏有严重的损害。故我们不提倡劝酒,切忌一醉方休或解酒消愁的不良饮酒习惯。

  专家建议:

  (1)如果要喝酒的话,最好少喝,饮用低度酒(啤酒、红酒或黄酒),并限制饮酒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制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饮酒量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的白酒50克。

  (2)“喝酒前不能空着肚子”。空腹喝酒最容易醉,因为腹中没有食物,酒水在肠胃里被快速吸收,身体的醉酒“反应”也来得快。因此,在喝酒前尽量多吃点食物。

  (3)在喝酒前喝一杯酸奶,奶饮料可以在胃中形成保护膜,能预防酒精过多进入人体。

  (4)如果已经喝醉,最方便而又最简单的解酒办法就是喝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的大部分都是果糖,而果糖加速酒精在体内血液中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55岁以上:

  吃八分饱少油腻

  老年人在家,平日里饮食一般比较清淡,但在节假日,尤其是在中秋节,儿孙满堂,一家大小聚餐,往往就会给老年人点上一桌的鸡、鸭、鱼、肉。潘丹峰说,现在大多数老年人都有慢性病,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等,如果短期内进食过多的胆固醇、高蛋白等食物很有可能诱发病情的波动。

  专家建议:

  (1)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好,一次性进食太多的食物,吃得太饱可能会诱发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潘丹峰说,这是因为人在饱餐后,出于对消化、吸收食物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消化系统。这样就增加了心脏负担,使心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同时,还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

  冠心病病人宜少食多餐,特别强调适度进食,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七八分饱就放下筷子,此外,还要注意减少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的摄入,多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

  (2)痛风尿酸高的病人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像鲤鱼、鳕鱼、鳝鱼、鳗鱼,以及贝壳等含有较高的嘌呤。嘌呤含量最高的食品有动物的胰脏、凤尾鱼、沙丁鱼,以及牛的肝肾、脑和浓肉汤等。

  所以,有痛风的老年人,海鲜尤其是元贝、带子等贝壳类少吃,另外老火靓汤最好少喝,熬煮了太久的肉汤里含有太多的嘌呤。

  (3)糖尿病人控制食物总量。很多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应少吃甜食,以为少吃糖,少吃蛋糕、甜点就好,但实际上,血糖的控制不仅仅是限制单糖的摄入,更重要是一天中进食的总热量,因为我们吃的米饭、鱼、肉等等最后都会转化成热量,有的也会转化为葡萄糖供身体所需,所以一定要控制总量。

(二)老人快乐生活法则

  眼花耳聋时,应及时配戴眼镜和助听器,这样有助于人际交往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身边要带上纸和笔,以便及时将自己所想到的或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以免遗忘;可使用手杖,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要坚持作息饮食规律,这样有助于感受到生活有条理、有节奏;可有意识地变换做事的方法来调剂生活,或更换一日三餐的饮食种类和花样,或阅读不同种类的期刊和书籍,或更换家具的布置,这样可使生活保持一种新鲜感。

  要坚持学习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如参加老年大学和参观各种展览,坚持收藏或玩乐器,这样可使自己感到生活有意义,并在不断地提高。

  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来做,以减轻家人的负担;不要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束缚年轻人,对年轻人的事情不要管得太多;不要经常发脾气,或为自己的病痛唠叨不休。

(三)白领保持快乐6大招

  完美主义者女性总是预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十全十美的目标,凡事力求尽善尽美,一旦做不到就会深深自责,沮丧消沉,由此对自己的能力全面怀疑和否定,陷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其实,任何事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苛求结果。要善于学会为自己的每一点努力成果而喝彩,让自己时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的女人才会充满快乐。 烦恼“失忆症” 难于相处的上司、痛切的失恋、人际关系的烦扰、事业失意等等,人生烦恼无数,但我们不能对不愉快的经历耿耿于怀,任郁郁寡欢的情绪徘徊不去。我们要尽量学着快速忘记烦恼,不如意时可以找一种迅速转换烦恼情绪的方式,或睡一大觉,或加入朋友聚会,或投入你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或运动中,总之是能让你换上烦恼“失忆症”的方式。而对麻烦和困境要坚决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 永远不要和别人较劲 有些女人总喜欢与人攀比,仿佛别人的风光是她心头的痛,别人的得意之时就是她深感挫败之日,久而久之,心态失衡,心灵扭曲,烦恼丛生。斤斤计较和妒忌一定是快乐心境的克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旁人无法代替的优势,扬长避短专心经营好自己,才会驶入更宽广的人生路,重要的是平和放松的心态。 找快乐 快乐并不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快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念。比如你手头有一堆如山的公务,你可以想象成这是你最喜欢的事,压力减轻,情绪高涨自然效率倍增,怨声载道只能让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 成功学专家卡耐基说,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就能在心理上让你发挥新的能力。人生低潮时你可以转念一想:我都到了低潮了还能坏到哪里去?按发展逻辑,低处就是向高处回转之时,这样的心境一定会很鼓舞士气。这决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事情已经糟糕了,不开心也于事无补,不如转换思路,尽量找乐,为自己打气。 失去也是快乐 有时候,太多的不快是因为我们总想获取却惧怕失去,并为失去东西郁闷不开心。其实失去和获得是一对连体婴,互为依存。失去青春获得成熟和人生经验,失去玩的时间获得辛勤工作的报酬,失去高薪职位却获得渴望过的休闲时刻,失去你爱的人获得更爱你的人。这么想过,我们真不应为失而痛,而应不时为失后的得而乐。 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有些女人丢弃了自己的意愿,像是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评判里找寻自我的价值。如此女人,别人的一句诋毁足以泯灭她所有的信心,因为她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方寸,活得沉重。 只有我行我素,不为别人的目光违背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生活的行为方式,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做想做的人,才会达到快乐自在的人生状态,如燕子一样轻盈飞行。

(四)拥有快乐心情读童话

  拥有快乐心情和宝宝读童话童话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甚至有学者说,小时候没有读过童话的人,会有心理缺陷。听起来好恐怖呀!因为我小时候也没怎么读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童话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请中国、日本、美国的研究者们坐在一起,就算讨论十天半月,他们也不会达成统一的意见。做个普通的读者其实是蛮幸福的,我们只需泛泛地知道,童话是一种属于儿童的文学形式就足够。

  给孩子读童话,并非所有大人都很坦然。缺少童话阅读经验的大人,往往不习惯童话大多不说人话的毛病。它们还堂而皇之地胡思乱想,基本上不切实际,因此很让人怀疑缺乏知识性。更让大人头痛的是,许多挂着经典标签的童话,不但有善与美的内容,还有恶与丑的东西给孩子读这样的东西,岂不是会教坏了孩子、吓坏了孩子?

  关于童话,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常常被我们忽视它是一种文学形式。给孩子读童话,最需要一种文学阅读的心情。文学有什么用呢?它的知识性在于想象力的激发,在于一种社会性的体验。这种体验虽然是虚构的,却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扩展、延伸和升华。

  作为文学的童话非常了不起,它能让孩子们在舒适的摇篮里、温暖的怀抱里、温馨的房间里,去体验人世间的形形色色,不拘于任何时空的限制。童话中的矛盾可以是非常温和的,也可以是相当激烈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最终都是和平美好的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永远回归平和,是童话与一般大人的文学在处理矛盾的态度上最显著的区别。无论孩子在想象世界如何恣意遨游,他们最后总是在摇篮里、怀抱里、房间里安全着陆。优秀的、经典的童话,总是这样了不起!

  以一种文学阅读的心情给孩子读童话,我的体会是需要注意这样几个基本要点:

  (一)故事就是故事:

  不少人在文学阅读中习惯于对号入座,在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比如常听大人劝喻孩子,故事中的某人如何如何,请孩子也如何如何吧。这是一种解读故事的方式,但作为文学阅读来说,总这么做未必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糟糕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但把自己变成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的女性应该是极少数吧。今天,虽然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取向我们未必赞同,但《灰姑娘》的故事依然美丽。因为故事就是故事,读故事的高手懂得如何从故事中跳出来,也会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跳出来。

  学会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欣赏故事。故事中有善与美,也会有恶与丑,它们都是人生中宝贵的体验。不知丑恶,也不会懂得美善。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故事中的丑与恶(假如不可避免的话)越是形象逼真,故事才会越完美。而在童话中,孩子们终会安全着陆。

  在充分考虑孩子智力与情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我想不必刻意去回避童话故事中看来阴暗的一面。同时,不必将故事变成道理,也不必用故事来讲道理。故事就是故事,真正优秀的故事,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

  (二)语言的重要性:

  童话是文学的,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我们给孩子读童话,也是在帮助孩子享受、学习文学语言。真正优秀的童话大师常常也是语言大师。收集整理《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两人,本身就是语言学家。为孩子创作过经典童话的中外作家,如安徒生、狄更斯、卡罗尔、王尔德、格雷厄姆、波特、林格伦、怀特、苏斯博士、恩德、扬松、达尔、巴金、冰心、张天翼、叶圣陶、陈伯吹、孙幼军等等,在语言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也非常懂得儿童的心理。我一向很顽固地建议大人们,在给孩子读童话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原著(包括原著的好译本),少用各种去皮卸骨的改写本、缩写本。

上一篇:专家提示:“创可贴”使用别超过两天

下一篇:提示胎儿脐带绕颈不必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