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单身白领女孩
更新时间:2024-04-28 08:28:41

(一)快乐的单身白领女孩

  走上社会的舞台,我租房子、购电器、买生活必需品,开始了真正的独身生活。

  我知道家和房子完全是两个概念,但是有了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就跟有了家似的。这对于游荡了几年的我,实在是一种幸福。就这样,在这个季节,久已企盼的宁静真的降临了。大概要感谢住在一楼,我感到离自然特别近。夜里醒来,静听雨声、虫鸣声,内心宁静而致远。清晨,睁开眼,打开音响,在音乐声中慢慢腾腾起床,我的感觉非常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从中悟出了独身的许多感受。

  独立使自己变得能干当发现我独自面对着整整一个世界,我才真正懂得了独立的意义。

  回家没人说话,对我来说并不感到寂寞。我自己安排一切,也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还总对自己说:我自个儿能行。

  以前,许多事情都认为天经地义地该男人干,现在我得自己来。插头坏了我自己修,电视坏了我找人修,我很清楚我只能靠自己,我试着去干了,并且居然还行,这使我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讶。

  享受自由我的支配感得到极大的满足,我支配着自己的一切,自我变得极其张扬。

  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和男友约会,我感到我享受到了自由的价值。有许多时间干我喜欢干的事情。我可以临时安排任何活动,和朋友去酒吧可以玩到凌晨,随意决定什么时候去听音乐会,用不着打电话通知什么人我不回去了。没有人指责我,我的内心充实而满足。

  充裕的时间,使我的生活情趣丰富而充满快乐。

  洒脱地花钱我现在可以不太用心计划,而按自己的价值观洒脱地花钱。

  有钱的时候我可以很奢侈,没钱的时候我也可以一文不花,捉襟见肘也没有人嘲笑。我常常半个月就把一个月的工资花光了,有时候我会花很多钱进高档餐厅,有时候我会在低级的小餐馆,要一份廉价的饭菜。

  无论多高级、多低级的地方,我都同样自由自在。

  很容易交朋友独身生活可以使我和朋友保持更为亲密的关系。仅仅由于我的生存状况,就能使别人很容易与我保持亲密关系而无需顾忌什么。

  我还可以跟更多的异性交往,而不必担心什么人妒忌和不满。我有好几个异性朋友,跟他们交往我感到很轻松自然。

  生活在希望中我的生活没有定格,它是流行的,时尚的,充满变化和可能性,也充满了希望。

  比起婚姻的生活,独身生活有更多的机会尝试新的体验。对我来说,我的感情生活每一天都是不确定的,比如不断去新结识一个个我喜欢的朋友。这种可能性使我的生活充满了趣味和新鲜感。早晨醒来,突然想去拜访一个朋友,我可以说走就走。我喜欢这种出其不意的新鲜感,喜欢有反差的生活。

  我也有痛苦的时候,但决无厌倦的感受。

  自由的代价是孤独搬进新居不久,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我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深渊,孤独得发疯,我频频地邀请朋友来共进晚餐。屋里有人,我感到心是往上跃的,没人,我感到心是往下沉的。过去我极讨厌看电视,现在却有事没事也打开看看。下班回来,把电视一开,屋里就像有人跟你说话似的,感觉热闹些。

  周末常常是寂寞的,这个时候,我既不想回到小屋,又不想去见任何一个朋友。我也许会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看着一扇扇窗户,听着从那里面传出来的电视声、餐具撞击声、说笑声,甚至连夫妻的吵架声也值得羡慕。回头再看看街上的人流,人们行色匆匆,都是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在那里,会有人在等待他,需要他。我忽然发现,原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没有什么人在等待我,需要我。我无牵无挂,既没有什么人牵挂着我,我也没有什么人好牵挂。

  有时候,真想牵挂着什么人。

  生病时最可怜其实,身体的难受算不了什么,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身体上的不适造成的心理上的懦弱。

  一次,我病在小屋里两天没起床,晚上我撑起来为自己煮鸡蛋。突然,停电了,小屋一片漆黑。黑暗中,我简直感到绝望。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独自一人走不下去了,我想结婚,想身边有个人,我希望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臂紧紧抱住我。忽然,我又嘲笑自己。等我能大口地吃着可口的饭菜到处找朋友玩的时候,我的想法又会改变。

  生活方式纯粹是一种个人趣味爱好。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都有利有弊。我的幸福在我自己身上,将来会怎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很认真地生活,一切都顺其自然。

  如果有一天,我的生活中出现了那么一个人,我爱他,他也爱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跟他结婚。但不管怎样,眼下我的的确确是一个快乐、独立、充满魅力的单身女孩。

(二)3岁前 早教要快乐进行

  我们的祖先孔子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这个精髓虽然一直被我们提起,但真正做起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有很多家长、很多老师还是一味的填鸭子教育,我们都能理解父母们对小孩寄予厚望的心情,可是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快乐,就是玩,我们不能要求太多。3岁前的早教,对于开发小朋友的智力,很重要,但是,3岁前的重要,更应该注重寓教于乐。

  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一样,我也在怀孕期间幸运地得到了那本《早期教育与天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准妈妈,我反复阅读这本书,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也了解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方法。我认真地制定了育儿计划,希望孩子能成长为品行端正、健康快乐、聪明活泼、兴趣广泛、学有所成的有用之才。女儿出生后,我几乎是用和刘母一模一样的方法在教育着她,她也和刘亦婷一样迅速而健康地成长着。

  我们的家庭氛围一直是和谐、愉悦、平等、亲切的,家里时时充满着幽默而快活的空气。我们又有幸请到了一位有初中文化、聪慧、温和、极有爱心的女孩(她是一位同事的侄女,所以女儿叫她姐姐)来带孩子(当时我丈夫长年出差在外),在她的倾力相助下,我比较好地完成了女儿0岁~3岁的培养计划。

  我和丈夫对双方的老人都很孝敬,也都十分尊重、关心和爱护女儿的姐姐。我经常和她探讨做人的道理,教她看书、练字、写文章、打算盘;就连我的父母到外地出差时,也总会为她带回精心挑选的礼物这些行为在女儿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她成长为一个善良、快乐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讲道理的孩子,从她会认人的时候开始,我每天上班前都会对她说:妈妈上班去了,跟妈妈亲亲,跟妈妈再见。为了让她明白不能利用哭闹来达到目的的道理,我们在她哭闹时总是告诉她:哭很丑,又没有用,还是讲道理好。在讲过道理后她仍然哭闹时,我们就去做自己的事情,让她体验哭闹的无济于事。

  为了防止她养成不良习惯,我们从不满足她的无理要求。上街前要先说好不买东西,只是去玩玩才去。饭前一个小时内绝不准吃零食,吃饭不能挑食。有一段时间她拒绝吃青菜,有几顿饭我们就只做青菜,如果不吃就只能挨饿。她1岁多就学会自己吃饭了。我们要求她吃饭时必须坐在位子上吃饱了才能离开,如果没有吃饱而说吃饱了离开座位,我们也绝不追着她喂饭,只告诉她,既然吃饱了,就不能在两顿饭之间要东西吃。为了让她懂得说话算话的含义,我们还真的狠心饿过她两回。

(三)敏感――女人快乐的杀手

  女人常把敏感骄傲地定义成神秘的第六感,但当敏感成为一种病态时,杀伤力可比花粉过敏严重得多。女人的敏感,其实是比男人更容易不快乐的原因。 悲剧之所以有强烈的巧合性,有难以置信的复制性,多是因为你一遍一遍地瞎想。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

  女人常把敏感骄傲地定义成神秘的第六感,但当敏感成为一种病态时,杀伤力可比花粉过敏严重得多。女人的敏感,其实是比男人更容易不快乐的原因。

  悲剧之所以有强烈的巧合性,有难以置信的复制性,多是因为你一遍一遍地瞎想。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或对自己使坏。喜欢猜疑的人,会特别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让她们琢磨几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台词。这样便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憋坏了自己的心情,也影响到人际关系。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不一定是缺点,敏感的人往往聪慧、有灵气、有创造力。但过于敏感,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过于敏感,则会伤及他人和自己,是务必需要调整和控制的,这里有几种相应的方法。

  自我暗示法,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当发现别人有某些可疑行为时,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应全面分析和了解,不要瞎想乱猜。

  大智若愚法,糊涂一些,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烦恼。

  开诚布公法,关键是要尽快消除误会,如果误会不能尽快地解除,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可能会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沟通和交谈,弄清真相,解除误会,解除不必要的猜疑。

(四)“老顽童”如何寻找自信和快乐?

  相比国内老人认为人越老就得越稳重,国外老人却以当老顽童为傲。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立群说,年纪越大就越该放得开,年轻时不敢想的事情,如果到老都不尝试一把,那该多遗憾。中国老人即便有玩心,也玩得很拘束,无非是聊天、下棋、打牌、锻炼其实,玩是寻找自信和快乐的过程。

  首先,从家开始玩。其实家里就是个玩的好地方。陶立群说,外国老人对家居布置情有独钟,自己制作挂饰靠垫、养花养草、粉刷墙壁,不仅可美化居室,对手脑也是很好的锻炼。相比之下,很多中国老人,家里十几年都是一个样,自然没有新鲜和乐趣。陶立群建议,老人不妨从家中的废物利用开始玩,废纸折成小垃圾盒,饮料瓶包装成好看的花瓶,旧衣服缝成靠垫,都是很好的娱乐项目。

  第二,手眼脑都得动。比如,报纸上找不同、走迷宫等游戏可以练眼;记账、打字、写博客等方式能练脑;木制琴、小鼓击打玩具,可有效刺激老人的反射神经,同时能让他们沉浸到音乐中,愉悦心情;积木、拼图益智玩具,既能使老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能带来成就感。此外,十字绣也是非常适合老人的娱乐,不仅手眼脑并用,绣好的作品还能为老人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陶立群说。

  第三,要有一群投缘的玩伴。有些老人玩花、玩鸟,却很少与人交往,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陶立群说,老人比年轻人更需要朋友。国外老人会和旅途中遇到的人成为朋友,甚至一起旅行,国内老人在交友方面却显得拘谨。有些人,只认识自己院里的老人,外面一个朋友都没有。现在有不少老年旅行团,老人可以多参加;如果喜欢自助游,也可以约上些朋友,到冬暖夏凉的城市住上一两个月。

  最后,大胆尝试新鲜事物。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已年过七旬,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开车自驾游。因此,老人千万别把玩变成一种负担,尝试新鲜事物不仅开阔视野,还能开辟一番新的生活空间。陶立群说。国外老人在这方面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英国老人在草地、自行车道或乡间小路上赤足跑,借此强身健体;德国老人喜欢赛龙舟时自由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西班牙老人则迷上了滚铁环,不仅能活动四肢,还有利于呼吸系统。这都可以给中国老人很好的参考,在安全的前提下,健步走、自驾游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五)快乐与成功的关系不简单

  近来,一个家庭教育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让孩子快乐还是让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派乃望子成龙者。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就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快乐派似乎是望子成虫者。

  双方观点尽管针锋相对,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把成功与快乐截然对立起来。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相容的双方,还是并列的双方。

  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乐,失败不能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妨碍他们继续追求成功,对这种孩子,既不必强调成功,也不必嘱咐他们去寻求快乐。

  有的孩子看来很成功,但是快乐的源泉过于狭小,完全寄托于高分,一旦考不好,他们就有可能崩溃,对这种孩子,就不能过于强化狭隘的成功意识。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浑浑噩噩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心高气盛,拼命想争高分,表面精神亢奋,实际疲惫而焦虑,这种孩子万不可再强化成功意识,否则很危险。

  有的孩子饮食终日无所用心,脑子够使,不往正事上用,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快乐,其实只拥有最肤浅的感官刺激,这种孩子,既不懂成功,也不懂快乐,两样都要补课。

  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乐,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乐。

  有的孩子只有快乐才能成功,有的孩子皱着眉头也能得到成功。孩子什么样的都有,想按一个或几个公式来塑造孩子,极不明智。

  父母有权望子成龙,也有权助子成龙,但是没有权利逼子成龙,没有权利把成龙作为孩子的惟一选择。同样,父母也不可以把平庸作为孩子的惟一选择。快乐派的父母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快乐,则我成功。而成功派的父母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成功,则我快乐。我认为,无论快乐还是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成功观、快乐观、幸福观强加在孩子头上。

  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父母,应该学会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导,指导。这很难,需要动脑筋,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成功派和快乐派父母将发现,成功和快乐都在离他们而去,迎面而来的则多半是失望、焦虑和苦恼。头脑古代的父母,教育现代的孩子,结果大抵如此。

上一篇:提示:关于儿童视力的科学道理

下一篇:老年人保护牙齿的7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