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可抚平孩子心灵创伤
更新时间:2024-04-27 21:56:25

1)养宠物可抚平孩子心灵创伤

  节日就要到了,你会送给孩子什么做礼物呢?在日前广州举行的孩子宠物对对碰活动中,《孩子宝贝》育儿专家刘向明认为,其实宠物可以成为孩子很好的伙伴,还能帮助培养孩子的爱心和交流能力。

  让孩子参与养宠物过程

  育儿专家认为,养宠物除了可让孩子更有爱心外,还可以让孩子更快乐,减小精神压力。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儿童来说,宠物会成为他们很好的朋友,与宠物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据了解,为使家庭宠物可以给有心理闭塞症的幼儿以帮助,亚洲动物协会专门培训了具有狗医生牌照的金毛犬。

  此外,究竟怎样的饲养宠物的方式最能够帮到孩子呢?据专家介绍,关键是要让孩子参与饲养宠物的全过程。从带着孩子找资料、看书、购买宠物所需食物用品开始,到选择宠物、布置宠物新家家长应该让孩子全程参与,并经常讨论动物的习性,比如小狗一天吃几餐?一周洗几次澡等等,让孩子一起学习照顾。

  如果孩子对画画有兴趣,还可以让孩子以宠物为主题,画一系列的宠物画,让孩子与宠物的互动增加深度。

  关注宠物的健康

  虽然孩子与宠物多互动有很多好处,但专家提醒,健康问题也要多留意。

  首先,购买宠物时不要到地摊上随便买,万一没几天生病死了,不但对家人的健康有威胁,也会损伤孩子的信心。应该尽量选择专业、可信的宠物店,了解正确的饲养方法。然后在接下来的饲养过程中,也要到宠物医院常常做检查,该注射的疫苗一定要注射。这样,就可以让宠物和孩子快乐地互动了。

2)负面情绪可能是心灵创伤的延续

  我们总是会对某些特别的事件,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容易愤怒,爱发脾气。我们往往认为,是这种事最可恶,或是客观原因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我们的负面情绪可能是心灵创伤的延续

  究竟是什么东西令我恼怒?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会让我们特别愤怒或伤心,尽管别人反应似乎没这么强烈,或者事后我们自己也会明白,这件事本身并不那么严重。

  一位朋友和老公逛商场,导购员殷勤备至地迎上来,热情地推销一款又一款商品。朋友不喜欢这种推销方式,几次对老公说:“我们走吧!”可他就像没听见,依然跟着导购转来转去。朋友气坏了,扔下老公,一个人跑到老远去逛。她是学过心理学的,每次发脾气之前都会让自己停顿3秒钟。她一边逛,一边就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生气?是因为我觉得被忽视。在生活中,老公是一个重视太太意见的人。那这么一件小事,我为什么会如此在意?

  她又主动回去找到老公接着逛,但心里依然在琢磨。她知道,这种反应和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在被父母管束的青少年时代,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必须听话,她不能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那时起,她最痛恨的就是亲人不尊重自己,也会很轻率地给亲人下这么一个结论。

  的确,像这位朋友一样,莫名其妙的情绪会渗透到生活的每分每秒。当碰到不如意的人或事时,我们往往会抱怨客观环境出了问题、对方太过分或自己当下太愚蠢。可是,也许这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我们过去的感受、形成的价值观在这件事上进行投射。

  强大外表的背后是个小小的自我

  人的整体心理状态完全是过去经历的延续。就是这么奇怪,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多事已经过去了、忘记了,我已经很优秀、很完善了,但每个人过去形成的感受,还是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

  这种影响必然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家庭中的排行、学校生活、当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它几乎造就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常常是不自觉、不自知的。也许不是打骂,却留下比打骂更深的烙印。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不管他长大以后挣了多少钱,地位有多高,他都可能不喜欢自己。很多品貌俱佳的女孩,哪怕身边有再多的追求者,她都无法获得自信。

  这种伤害,年龄越小烙印越深。就像俄罗斯玩具“套娃”,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外表,但他内心深处的自我,却还是小小的一个。

  很多年轻的父母生下孩子之后就把孩子扔到姥姥(奶奶)家,因为自己要忙工作、忙事业,顾不上啊。但幼小的心灵本能地要依赖他人,因此,姥姥(奶奶)就变成了“妈妈”。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往往又把孩子接到身边,而这时,妈妈意味着什么呢?多半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最要紧的是扔来扔去本身,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长大以后,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给自己设置一道墙,不允许别人靠得太近,不让自己再心痛。

  将来在他处理与爱人的关系上可能会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对分离产生焦虑,牢牢地把爱人绑在身边,在对方身上找到心理需要。要么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与人分离表现得出奇地冷漠和决然。

  提高自我觉察能力

  既然成长的遭遇是这么“被动”,那么面对不断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遇到不愉快,我们常常这么劝别人:就把它忘了吧!但怎么可能呢?心灵负载的痛苦很难忘记。那些经常缠绕的噩梦,某种似曾相识的场景,都是一种隐约的提醒。

  一位朋友40岁才学游泳―――我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下水的情形:脸色苍白,浑身发抖,那是真正的恐惧,他小时候曾差点被淹死。可是他终于学会了游泳!战胜了自我。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需要超人的勇气和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超人”是很少的。

  最可行的是提高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觉察,并不是反省和自责,而是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我。比如可以问问自己:我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高兴?究竟是什么东西令我恼怒?你会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多半和过去的经历有关。当你能够在这个层面上理解自己,就会减少一点内疚和自责。

  当然,遇到相似的情形,你可能还会发脾气,但你明白了原因,道歉时也会更诚恳一点。

  一位心理治疗师讲过她的亲身体会。“文革”时期,她的家庭遭受极大冲击,也从此培养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曾把一个爱欺负人的小男孩打翻在地―――她自己决不受气,也保护身边的人不受欺负。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她自己也渐渐长大、结婚、生子。一次,她带儿子在楼下玩,忽然发现那几个小朋友明显在欺负儿子,她顿时火冒三丈。但转瞬又发现,儿子竟然浑然不觉,既不愤怒,也不委屈,若无其事地继续跟他们玩。是啊,孩子从小受到家人的呵护,内心安全,并不感到受伤,因此能安然地面对这一切。

  事后她说:如果我没有学过心理治疗,可能会冲上去帮他打一架,也可能会指责儿子:“你怎么这么笨!”我的感受和判断就会影响孩子,留下烙印,他长大以后再这样教育子女,烙印就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不管愿意不愿意,“烙印”人人都会有,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满意,就可以这么顺理成章地过下去,可如果你总是不快乐,或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快乐,就需要反思了,假如需要,还可以找个心理医生帮你观照一下自己。

  归根结底,放松一点儿,别过于自责,是理解自己的基础。实在情绪难以控制,索性先顺其自然。不是吗?也正是由于那么多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才造就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也造就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这么整合出来的。想想看,要是大家都精通心理学,为人处世都按照心理健康的统一标准,那个性不就都一样了吗?这个世界该多么单调啊!

3)消除失恋后的心灵创伤

  自我觉醒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只有通过一次真正的失恋痛苦和折磨,才会进一步成熟起来。面对失恋的现实,清醒一下发热的头脑,检点自己的言行,重新评估对方的人格,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这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再说,青年男女从相互接触到结成家庭,由于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差异,始终存在着矛盾心理,成功的机会不一定很大。所以,失恋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既然有千千万万的人都过来了,你为什么过不去呢?爱情毕竟不是生命的全部。为了失恋而搞垮身体,或给事业带来危害,是很不值得的。 自我安慰成语典故中“塞翁失马”的故事可以供失恋者借鉴。好事与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懂得了这个辩证法,对摆脱心理上的困境是很有用处的。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引用“对自己变心的人是不值得爱的”来进行心理安慰。的确如此,与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折磨,尽早分手倒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自我激励把暂时不能实现的爱的欲望加以净化和升华,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会实现某种更高的追求,来达到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4)父母爱如何安抚孩子的心灵创伤

  父母需要更多发掘和体会幼儿的内心需要,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小朋友时,也应该及时地满足不同幼儿的情感需要。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80后父母谨记教育名言,在幼儿早教上砸下重金。殊不知,比起开发幼儿脑力,爱的教育,要更加重要得多。80后父母需要更多发掘和体会幼儿的内心需要,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小朋友时,也应该及时地满足不同幼儿的情感需要。

  0-3岁

  父母爱的教育胜过早教机构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影响幼儿的情感发展、社会行为,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据了解,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爱的教育方式。家庭的关爱对孩子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

  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父母能比较好地做到这点。

  3-6岁

  老师要成为幼儿的小伙伴

  进入幼儿园后,不同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情感需要,老师要用心去发掘和体会幼儿的内心需要,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地满足不同幼儿的情感需要。如:对于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老师和保育员给予的是关怀、爱护、抚摸、拥抱、微笑和亲和。对于中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情感上慢慢地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需要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当老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时,要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一些内心想法和真正需要,知道幼儿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法,增进师生情感,满足幼儿的安全感和爱的需要。

  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是幼儿教师要真正理解与体味爱的深刻含义。尊重幼儿,要求老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感

5)消除失恋后的心灵创伤

  失恋是恋爱中经常发生的挫折现象,许多青年为此而痛不欲生。其实,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的原理来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尽快地消除心灵的创伤,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自我觉醒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只有通过一次真正的失恋痛苦和折磨,才会进一步成熟起来。面对失恋的现实,清醒一下发热的头脑,检点自己的言行,重新评估对方的人格,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这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再说,青年男女从相互接触到结成家庭,由于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差异,始终存在着矛盾心理,成功的机会不一定很大。所以,失恋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既然有千千万万的人都过来了,你为什么过不去呢?爱情毕竟不是生命的全部。为了失恋而搞垮身体,或给事业带来危害,是很不值得的。 自我安慰成语典故中“塞翁失马”的故事可以供失恋者借鉴。好事与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懂得了这个辩证法,对摆脱心理上的困境是很有用处的。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引用“对自己变心的人是不值得爱的”来进行心理安慰。的确如此,与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折磨,尽早分手倒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自我激励把暂时不能实现的爱的欲望加以净化和升华,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会实现某种更高的追求,来达到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上一篇:复方软骨素的作用

下一篇:降压药吃多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