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焦虑症
更新时间:2024-04-28 00:00:16

(一)正确认识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一般认为,焦虑症状的形成与思维和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重要的关系。可以采取一些解释性的心理疗法,心理治疗对于治愈或舒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是极其重要的。

  焦虑就是感到恐慌和紧张,预感不幸的事情即将发生,常表现出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头痛、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常自扪脉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还有,皮肤颜色是否已经改变,为此而情绪紧张。检查时患者焦虑,双眉紧锁,肌张力增加,反射活跃,常伴有不安的动作,如不断的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顿足等。

  患者发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容易激怒,注意力无法集中;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或不踏实,因担忧严重失眠。肌肉紧张。容易疲劳。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理智时应有的思维和决策,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这些都是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急性焦虑发作即惊恐发作,表现心情极度紧张恐惧,心慌,呼吸困难,喉部有窒息感,出冷汗,全身颤抖以及晕眩和飘浮不稳感等。患者常有胸闷、窒息感心跳剧烈、面手发麻、有“要死去”的感觉,或“要发疯”、“要晕倒”的感觉,常以为心脏病发作去急诊抢救。

(二)如何正确认识临床上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查意义

  在门诊工作中常遇到患者来检查乙肝标志物,了解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检查种类较多而患者无从选择,同时患者对其检查的意义不甚了解,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经济上的浪费。通常临床上检查乙肝标志物的方法有定性及定量两个方面。具体的有表面抗原的单项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乙肝核酸的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IGM、IGG的检测;前S1、DNA多聚酶等的检测。而每项检查都有其局限性,且临床上的意义不尽相同,对此加以了解对我们今后的应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以上所有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检查者是否感染上了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复制能力的大小及传染性的大小、抗原、抗体的消长情况及对临床上治疗效果的判别。

  1、表面抗原的单项检测,有定性及定量的检查,数值的高低反应了表面抗原含量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不成正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仅作为大众体检的一个筛选检测,因其简单方便及价格便宜而得到在基层的应用。其阳性或高数值反应了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是否有肝炎还需要结合肝功能的检测来加以说明。

  2、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一般来说定量价格较高,能准确地反应各种抗原及抗体的数值,好比对学生成绩的比较有定性的好坏等级及具体的数值来加以衡量。对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及抗原的血清转换有更深的了解。对治疗的判断及预后有所帮助。这五项指标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大、小三阳及什么二阳、四阳等。其中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机体对乙型肝炎有完全免疫力或部分免疫力。

  3、乙肝核酸的检测。价格较高,一般的检查不是首选,多在一些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定期检查,是评定治疗效果的好坏,病毒是否产生变异,是否要更换药物提供指导。

  4、乙肝核心抗体的IGM、IGG的检测;仅是了解是否为乙肝的近期感染或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做一个临床上的了解。

  5、前S1、DNA多聚酶的检测,多表示乙肝的复制能力,同乙肝核酸的检测有同工异曲的作用,意义不是很大。

(三)如何正确认识贫血?

  当您活动后感到心悸、气短,或伴有下肢浮肿时,一定是心脏出问题了吗?当您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反应迟钝、手脚发麻等症状时,一定是神经出现问题了吗?当您感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时,一定是胃肠道出现问题了吗?其实您非常有可能患有“贫血”。

  贫血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尤以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最高。人们往往对贫血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吃点好的”就能纠正贫血,而忽略贫血的诊断。其实,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营养缺乏。血液系统疾病常伴有贫血,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亦可导致贫血。发现贫血时,应到血液专科就诊,明确诊断,遵从医嘱服药治疗,不要盲目服用偏方。

  贫血患者中医多诊断为“虚劳”,因其多伴有气血两虚,病程较久,不能自行恢复。贫血与中医的“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摄入体内,经脾胃运化,生成气血,营养全身;另外,“肾主骨生髓”,髓亦化生气血。脾、肾是生成气血的重要脏腑,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贫血患者应注意脾、肾的调护。血液科目前开展“脾肾区耳穴压耔”、“足三里艾灸”、“肾俞穴贴敷”等中医疗法,均可激发脾肾功能,促进造血。

  贫血患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切勿劳累,如感到心慌、头晕等不适时,更应减少活动。缺铁性贫血病人不应喝浓茶、咖啡等,忌烟忌酒。贫血患者饮食要高营养、易消化,不可过于油腻、辛辣,主食要粗粮、细粮合理搭配。贫血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感冒药、止痛药。预防感冒,勤通风,少逛街。若不慎感冒发热,不用安乃近、布洛芬、扑热息痛或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如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等,建议使用纯中药制剂,如新雪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退热;如患有偏头痛、牙痛等,不可随意应用去痛片。贫血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化学制剂,不要到新装修的房屋、或新购置家具的房屋停留,不要染发、染指甲。

上一篇:挠骨骨折后2周消肿说明什么

下一篇:激素脸化妆品过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