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青春痘的
更新时间:2024-04-27 16:16:12

Ⅰ:中医是如何治疗青春痘的

  为了给肌肤祛痘,很多朋友会选择使用一些祛痘产品,但美容护肤的效果并不一定好。今天,小编我为你推荐一些中医祛痘的秘方,这些中医祛痘法很简单,但祛痘效果十分显著,你可以来试试。

  1、肺经蕴热怔:

  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主要药物有:枇粑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生甘草等。

  3、血瘀痰凝证:

  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

  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大黄蛰虫散,主要的药物有: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

  青春痘的针灸疗法

  针灸对于痤疮也有独特疗效。一般多选用肺经,脾经和胃经的穴位,如:肺腧,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迎香,人中,长强等。手法用泻法,留针20分钟,左右交替,10天为一疗程。另外也可以选用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耳穴等埋穴,疗效也不错。

  中医认为,青春痘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了解你的健康状况,才能找到你长青春痘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解决青春痘问题。今天介绍的中医祛痘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使用。

Ⅱ:依循阴阳变化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导语: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古代不少养生家推崇12个时辰各自依照昼夜阴阳变化规律进行养生。下面为你介绍古人的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家不妨一试。

  4、午时(11:00-13:00)

  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

  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

  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

  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1、卯时(5:00-7:00)

  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

  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

  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8、戌时(19:00-21:00)

  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

  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

  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Ⅲ:女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怎样?(二)

  (5)活血化瘀法:血瘀多由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造成,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据证佐以补气、行气、温经散寒、清热凉血等法。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活络效灵丹,失笑散,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大黄廑虫丸等。常用药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丹参、泽兰、鸡血藤、穿山甲、延胡素、郁金、三七、血竭、益母草、苏木、乳香、没药、牛膝等。血瘀成症,正气未虚者,可用破血祛瘀的三棱、莪术、水蛭、廑虫,但不宜久用;气虚致瘀者可加黄芪、党参,热瘀互结者酌加蒲公英、金银花、丹皮、大黄、黄柏等。

  (6)温经散寒法:寒主收引,寒则凝,寒邪客于胞宫,阻碍冲任气血的运行可致痛经、月经后期、闭经、宫寒不孕等。治疗以温经散寒为主。常用方剂: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等。常用药有肉桂、附子、紫石英、艾叶、小茴香、乌药、干姜、吴茱萸、细辛、川椒等。

  (7)祛湿除痰法:脾不健运,聚湿成痰,肾虚气化失司,水液亦可聚而成痰,痰湿下注胞宫,可致胞络受阻而不孕,本法常用于肥胖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不孕患者。《济阴纲目》谓:若是肥盛妇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常用方剂:苍附导痰汤,启宫丸等。常用药有天南星、法半夏、橘皮、茯苓、苍术等。治疗肥胖不孕常与补肾法同用。

  (8)软坚散结法:瘀血久聚、痰湿不化或痰瘀互结均可形成症块,导致冲任、胞络受阻而不孕,多见于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肿瘤等所致之不孕症,治宜化痰祛瘀,软坚散结。常用方剂:消瘰丸、消症汤II号等。常用药有海藻、昆布、贝母、龟板、鳖甲、三棱、莪术、夏枯草、玄参、牡蛎、穿山甲等。

  相关热词搜索:经期不准的原因 经期不准做什么 月经期间饮食 月经期间饮食 逍遥丸

Ⅳ:中医刮痧养生 不同部位刮痧的方法

  中医刮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养生方法,刮痧是中医传统的自然之法,对于刮痧很多人是比较认可的,那么中医刮痧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刮痧有没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刮痧吧!

  刮痧并不是我们随意的刮刮就可以的,对于刮痧养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对于不同部位的刮痧也是有不同方法的。

  中医刮痧养生

  刮痧:以通为用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古代刮痧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与拔罐类似;具有调气血、通经络、调虚实之功效。刮痧法历史悠久,因其适用广泛而广为流传。

  刮痧前需涂润滑油

  中医专家指出,刮痧前要先暴露出要刮拭的部位,涂上润滑油。至于涂哪类油,她表示只要可以起到润滑作用的即可,一般的润滑油、橄榄油都可以。涂抹适量后便可施以刮痧法。

  依病选穴,出痧即止

  中医专家强调,要根据病情,合理选穴位。如感冒时可以刮风池穴、大椎穴、肺腧穴、督脉等等。她透露,刮痧治病,功在调节、效在运板。刮痧以通为用,通则气血自和。

  刮痧之妙,尽在运板,刮、揉、点、按、挑、敲、拍、摩等手法,刮痧顺序总体而言是从头到脚、从阳经到阴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背到腹。她分析,刮痧的时间也应视病人的情况(体质、胖瘦、年龄)而定,壮实者刮久一些,虚弱者则短一些。一般10-15分钟为宜,出痧即止。“如果20分钟还不出痧,就考虑其它的治疗方法,切莫继续损伤皮肤及气血。”中医专家解释。

  刮痧的禁忌症

  虽然刮痧有某些功效,但也有一些禁忌症。中医专家告诫以下情况不要刮痧:1)过饥、过饱;2)皮肤损伤;3)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4)恶性肿瘤中晚期;5)瘢痕体质;6)严重心肺肾衰竭;7)刮痧恐惧或过敏者;8)恶病质患者。

  刮痧治病讲究多

  刮痧是一种既可保健又可治病的中医疗法,具有活血化淤、调整阴阳、排出毒素等作用。刮痧适用于很多的症状。

  刮痧主要适用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然而,体质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皮肤病变处不宜刮痧,患者过饥、过饱、过度紧张时也禁止刮痧。

  日常刮痧可采用边缘钝圆光滑的瓷汤勺、纽扣、木梳背、小贝壳等工具,专业刮痧可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介质通常用油或酒为多。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

  如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部位和体位,选用合适的手法和刺激强度。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即停刮。

  刮痧治疗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这便是痧象。一般来说,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病程较短,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痧色暗红,呈斑片状,多为里证,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治疗过程中,痧象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转成散点,提示治疗有效,病情渐趋好转;反之,则病趋严重。

  刮痧后,患者情绪一定要保持稳定,避免发怒、烦躁、焦虑。饮食宜清淡,忌生冷瓜果和油腻之品,刮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以淡糖盐水为宜),并休息15~20分钟。切忌用冷毛巾擦拭刮痧部位的皮肤。

  不同部位刮痧的方法

  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面部

  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于美观影响,因此手法需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睛、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后项部

  人体后项部有六条阳经通过,经常刮拭后项部,可以滋阴潜阳,补益人体之正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三分之一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病人,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刮痧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刮痧养生的好处还是蛮多的,但是刮痧的很多讲究与注意事项我们不能忽略的,以上介绍的刮痧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Ⅴ:中医教你怎样按摩治冠心病

  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就是常出现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中医认为,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滞血淤,与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有关。

  按摩方法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等附于穴位旁,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振奋阳气,通络镇痛。

  3.拿捏肩井穴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4.捏腋前

  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下,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5.摩揉膻中穴

  将右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6.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7.分推肋下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

  8.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的中指和拇指放在另一手的内关穴和外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9.掐按足三里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10.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

  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小知识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低头时可在颈部摸到的突出)下,与两肩峰相平处。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两肩峰连线的中点处。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正中。

  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外关穴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处。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处。

  在坚持自我按摩的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

上一篇:办公室男士着装讲究

下一篇:中医教你五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