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27 23:22:09

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先煎

  介壳类、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应先打碎先煎,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如龙骨、牡蛎等。此外,附子、乌狼毒等毒性药,宜慢火先煎久煎,可减低毒性。介壳类、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应先打碎先煎,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如龙骨、牡蛎等。此外,附子、乌狼毒等毒性药,宜慢火先煎久煎,可减低毒性。

  后下

  对含挥发性成分或气味芳香的药材,久煎易破坏其有效成分,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煮好时放入,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

  适合那些含黏性、小粒种子类、粉末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为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时煎煮,如旋复花、车前子等。

  另煎

  对于贵重药材,为减少其损耗,应将其单煎,取汁后,再与其他药材的煎出液合并服用,如人参、鹿茸等。

②科普:煲中药的正确姿势!

  中药怎样煲才能使药效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常常令患者困惑的问题。煲药确实需要一些小技巧,绝不是一锅煮就行了。究竟怎样才是煲中药的正确方法?下面为您详解。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器皿

  煎中药最好选用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其次,不要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皿,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2、冷水浸泡

  将药物置于器皿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水量一般以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宜。如根茎、矿石类药材偏多,可延长浸泡时间;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则酌量加减水。水要一次性加足,中途加水或煎干了加水重煎都不行。

  二、煎药过程

  1、火候掌控

  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药物性质不同,对火候的选择也不一样。通常,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调理类中药煎煮时间需延长,宜“文火”久煎;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大的中药宜“慢火”久煎,以降低其毒性。

  2、煲药时间

  一剂药通常煎两次,一般药物第一次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15-20分钟。发汗解表药首次煎煮15-20分钟,次煎10-15分钟;滋补药物首次煎煮40-60分钟,次煎20-40分钟。

  3、药汁份量

  每次煎好的药液量150~200毫升较为宜。儿童剂量酌情减少,一般为50~100毫升。

  三、特殊煎法

  1、先煎

  有些质地坚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中药,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后煎煮,如龟板、龙骨、牡蛎等。

  2、后下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长时间加热会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需在其他药即将煎好前的 5-10分钟投入锅内,如薄荷、砂仁等。

  3、烊化

  在其他药煎好去渣,滤取药汁,再将烊化药加入药汁中,微火加热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如阿胶。

  4、包煎

  种子、花粉类和有绒毛的药物,需用纱布袋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以避免粘锅糊化以及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如葶苈子、旋复花、滑石粉等。

  (以上4种是常用的特殊煎药方法,若医生有特殊交待,则需谨遵医嘱。)

  四、服药时间

  通常将两次煎好的药汁混合,分两次服用,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左右。也可以煎煮一次,服用一次。

  滋补药宜在饭前服用,泻下药在空腹时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在饭后服用,慢性病定时服,一些镇静安神助眠的药物应在睡前服用。

  服药时间无论在饭前还是饭后,都应有间隔,以30~60分钟为宜,以免影响药效。具体服用时间与次数,以遵循医嘱为准。

③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第一,凉水浸泡,取回的中药,应该先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凉水浸泡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第二,开始煎熬,将浸泡好的中药连同泡中药的水,一起倒入砂锅中,如果有煎药专用的锅更好,小火煎熬,砂锅最忌于开始大火,因为受热不均匀很容易裂开,滤出药渣,第一遍煎药煎开之后还要小火煎熬10-15分钟,然后将煎好的药倒出来,药渣留在砂锅中;第三,继续浸泡煎熬,用凉开水或者温水继续浸泡刚刚煎过的药渣,这次的水不要太多,刚刚没过药渣即可。

上一篇:冬季养生5大秘方

下一篇:冬季哪些疾病适宜用羊肉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