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射频手术如何操作
更新时间:2024-04-27 18:44:08

Ⅰ,颈椎间盘射频手术如何操作

  1、患者仰卧位,肩下垫软枕使颈部略后仰,X线监视下定位椎间隙水平气管右侧上述水平处标记为穿刺点。

  2、常规消毒铺巾,左手于右侧气管食管鞘与血管鞘之间深触,触及颈椎后右手取7号长针先自穿刺点垂直刺皮,向内后进针,局麻成功后换射频穿刺针,向内后进针。

  3、X线监视下调整针位置及方向,直至针尖位置满意,正位见针尖位于间盘中央,侧位见针尖位于椎间隙正中水平间盘中后1/3交界处。

  4、测阻抗为150-300欧姆,以2HZ低频电流测试运动。100HZ高频电流复制疼痛。

  5、射频毁损,调节温度为80-85°C、持续作用60S,射频毁损2-3次。

  6、射频结束后向间盘内缓慢注入40ug/mlO3(5-10)ML左右,出针。

  无菌敷贴穿刺点。观察20分钟,患者无不适,平车送回病房。

  术后常规脱水抗感染治疗3天。

  术后颈托固定保护,3-6个月休息为主。

  适应症:

  1、影像上有突出且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合。

  2、神经根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

  3、椎间盘造影可以诱发疼痛。

  4、麻药注入椎间盘有较满意的镇痛效果。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禁忌症:

  1、伴有高度麻痹。

  2、椎间盘退变明显,椎间隙在3MM以下。

  3、颈椎不稳。

  4、骨性压迫。

  5、骨性椎管狭窄。

  6、症状迅速进展。

  7、有精神疾患。

Ⅱ,儿童腺样体肿大手术如何治疗?

  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都是手术治疗,所谓微创手术,也无非就是在鼻窦内窥镜下用切吸钻进行手术,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患者,术后效果个人认为与传统手术相比也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现在的病人往往过分关注手术的过程,或者手术中使用什么高级的机器,个人认为如果医生的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用什么高级的设备去做这个手术也未必就有良好的效果。

  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说微创手术就毫无损伤,一点风险都没有,这完全是患者理解上的一个误区,或者是医疗宣传上的误导,甚至可能是某些医疗机构吸引患者的一种运作方式。

  如果腺样体肿大导致了下述症状之一,就应当考虑及时手术:

  1、夜间睡眠呼吸不畅,打鼾,憋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不缓解。

  2、有听力下降的症状,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期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

  3、反复引起鼻窦炎的发作(鼻塞,多脓涕等)

  如果是一过性的症状,可以考虑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还是要考虑早期手术。你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听力方面的下降,则可以晚些时间择期手术,如果已经影响了听力,就应该及时手术。

Ⅲ,微创手术如何治疗鸡胸

  鸡胸为胸骨向前隆起导致的病理改变,约占胸部畸型的6~22%,男女比例约为3-6:1。中、重度畸形者会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应在适当年龄予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鸡胸发病多与钙磷代谢有关,患者常表现为青春期早期前胸壁进行性突出,但在临床上也发现有家族中并存漏斗胸和鸡胸者,所以有极少数鸡胸也被认为是先天性的,而在出生时即发现鸡胸者有统计仅占10%,还有少数是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畸形和胸部手术(如经前胸壁劈开胸骨进行的手术)后者。鸡胸畸形大多数是基本对称的,但也有少数为不对称型。有学者认为鸡胸过早手术由于骨质较软,有复发可能,而且部分轻度的鸡胸在发育过程中尚偶有自行纠正的能力,建议手术在青春期后进行。

  传统的鸡胸手术方法,手术矫形基本上是以所谓“胸骨沉降术”为基础,同时根据各型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但均需在胸正中横行或纵行切口,游离两侧胸壁软组织及胸大肌;骨膜下剥离切除双侧多对畸形肋软骨,根据其不同的解剖形状行胸骨中段切断或于近端做不全截骨,充分松解,使胸骨恢复平直;沉降胸肋骨,恢复正常胸廓,沉降后切除过长肋软骨,缝合骨膜。若胸骨欠稳定,可在胸骨体内横或纵放置克氏针固定于胸壁。双侧胸大肌在肋骨前拉拢缝合,防止胸骨的回弹。

  与传统的鸡胸矫正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矫治鸡胸无需做前胸壁的大切口,位于胸壁两侧的切口小而隐蔽,也不需切断及广泛游离胸壁的肌肉,无需切断或切除任何肋软骨或胸骨,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对骨性胸壁结构的破坏,能长期保持胸部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尤其是前胸壁无手术瘢痕,其为最重要优点之一。由于这种手术所用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手术创伤明显降低,因此能够更安全地进行操作。由于避免了传统手术对骨性胸壁结构的破坏,传统鸡胸矫形手术的并发症气胸,肺不张,术后反常呼吸等在微创手术中发生率也可降低。

  微创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微创和美观的优势。但具体手术适应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鸡胸类型的不同而个性化选择。胸壁顺应性良好,对称型、基本对称、轻度不对称或局部前突而无明显凹陷的鸡胸患者均适宜选择微创手术。但大年龄骨质较硬,胸壁弹性差的患者;除前突的胸壁外局部尚同时伴有明显凹陷,胸骨重度旋转的患者;胸廓高度狭窄,挤压心肺,使心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伴有其他合并症可能不适宜微创手术的患者笔者认为不适宜微创手术。

Ⅳ,特发性震颤手术如何治疗

  特发性震颤属于良性震颤,多数患者发展缓慢,通过一定剂量的药物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症状。少数症状严重、以一侧为主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可行脑深部神经核团损毁术,双侧症状,年龄70岁以下的患者可行脑深部电刺激(DBS)置入术(脑起搏器)。

  脑深部电刺激(DBS),又称脑起搏器,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了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低了其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减轻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治疗缓解特发性震颤的主要症状:手、头或下肢的震颤等。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DBS技术相比神经核团毁损术,手术方法有其突出的优点。首先,DBS是可逆的和可调节的。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发性震颤症状。

  其次,DBS是可体验的。手术植入电极后,可通过临时刺激的方法,让病人切身适应、体验和观察,再决定最终和最佳的电极植入位点。

  再次,DBS是可发展的。手术保留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功能,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方法创造条件,也就保留了患者获得新生的权利和希望。最后,DBS是双侧的。对双侧特发性震颤患者的症状都可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而毁损双侧苍白球或丘脑,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加之DBS很少出现副作用,这是病人乐于接受的重要原因。正由于上述优点,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很少人去做毁损术多。

Ⅴ,高度近视的手术如何进行

  高度近视指600度以上的近视,此类患者如果在术前进行过完整的术前检查,而且满足手术对于患者的要求,此时可以正常进行近视的矫正手术,手术步骤以及手术注意事项与普通近视度数患者相同,只是高度近视的患者比较特殊的地方是由于度数较高以及眼轴比较长,视网膜部位相对比较薄而脆弱,在进行高度近视手术时,如果患者选择的是在角膜上进行激光手术,可能存在术中负压吸引的问题。当有负压吸引时,部分患者由于视网膜比较脆弱可能会造成视网膜的出血或视网膜少量脱落,在术前无法预测,因此建议高度近视的患者选择眼内的屈光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不是利用激光做角膜切削,是利用一枚因人而异定制的特殊晶体,将晶体植入到眼内特殊的部位进行近视矫正,眼内手术整个过程没有负压吸引,也不存在压力的改变,相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比较安全。

上一篇:职场丽人的星期五便装日

下一篇:口腔手术后一般多久正常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