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28 03:12:47

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药方法不同,中药药效不同,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症和效果就会不一样。一个病及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可加入量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砂锅盖上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ml到200ml,叫头煎药,然后再加入适量温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这是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的。

②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即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如下:

  1、煎药一般要用砂锅,导热比较稳定,不可使用铁锅、铜锅,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成分,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影响健康和生命;

  2、煎药一般用自来水或纯净水,自来水可以稍微晾一晾,把漂白粉一类的物质挥发掉,水温以25-30℃左右为宜,不要用沸水;

  3、一般大医院的药材质量较好,也较干净,无需清洗,土比较多的药材,适当冲洗即可,不可使劲揉搓;

  4、浸泡的过程是煎煮药物重要的环节,一般为30-60分钟,加水的量为超过药物1cm左右;

  5、水没开时用武火,水开以后转中火,一般解表药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在20-30分钟左右;

  6、一般先煎石药类的药,后下藿香、厚朴类鲜药。一副药可以煎两回,煎好以后头煎和二煎的药合在一起,早晚分开喝,一般主张温服;

  此外,药渣一般倒掉,通络止痛或活血化瘀的药物,可将剩余的药渣熬水后泡手泡脚,水温要控持在40℃以下。

③中药怎么煎煮好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我们都知道中药的煎煮有很多的讲究,但是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它的煎煮有哪些方法,有什么具体的步骤以及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以及它的注意事项吧?

  中药煎煮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胡乱的煎煮对药效造成影响。下面看下它的详细介绍吧。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1.煎煮前

  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须清洗。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2.煎煮中

  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3.煎煮后

  立即滤取: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4.煎煮器

  瓦罐砂锅最好:最佳煎煮器是传统的瓦罐、砂锅、搪瓷、不锈钢亦可,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温馨提示:注意“先煎,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煎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

  第二步、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文火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为治感冒的药)煎15-20分钟左右,其他药一般煎40~50分钟。

  第三步、将第一次煎出的药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热水(水不要太多,以刚淹没药材2-3cm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的时间约20-30分钟左右即可。

  煎药时间

  煎药的时间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煎药的次数

  一般一付中药煎煮2次为宜,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有效成分含量将减少,达不到疗效。解表药煎煮一次即可。如一付药的量较少,可以在多放些水煎煮一次。一付药的量很大也可以煎煮三次。要注意的是:不论煎煮几次都应该将每次煎好的药液混兑在一起后再分开服用,这样可以使得每次服用的药力均匀。

  煎煮中药注意这两点

  1.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2.煎煳的中药请丢弃

  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有效成分。中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

  结语: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也并不是很好,以上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以及它的注意事项是不是会给我们煎煮中药的时候带来帮助呢?

④中药的正确熬制方式是什么

  煎煮中药,首先要选择一个锅具,用砂锅、不锈钢锅、搪瓷的锅,或者玻璃制品都可以,只要它性质稳定就行。把中药带回来之后先用清水冲洗,把上面的浮土冲下去。冲下去之后放在锅里用水浸泡,浸泡水至少要没过原药材大概一指深的量。

  浸泡大概0.5-1小时后进行煎煮,开大火煎煮到沸腾之后转小火煎20分钟,把药汁弄出来,然后再放凉水,放入凉水之后没过原药材,然后再开火再煎15分钟,把第二煎的药材弄出来跟第一煎的药材混合,这就是正确的熬煮中药的方式。这里边也可能还有先煎的、后下的,也要遵循医嘱进行煎制。

上一篇:最性感美容手法

下一篇:秋季老人要预防5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