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快乐工作八大“杀手”
更新时间:2024-04-27 13:52:53

一)警惕快乐工作八大“杀手”

  这年头做一个职场中人累吗?累!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像两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身上,想不累都难啊!还有,现代社会在繁荣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极度的诱惑与浮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结果在心力交瘁下,心理、生理都容易出现毛病,让人难以快乐起来。

  要想快乐地工作与生活,其实是有许多窍门的。来自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著名心理健康专家马绍斌教授给我们传授了他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令听众受益良多,他说拥有一个“阳光心态”是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最基本前提。确实,在面对各种不利情况时人们若都能积极应对,那就有了战胜困难、消除烦恼的利器。

  既然工作不能不干,生活也还是得继续下去,那就给自己减减压,让工作与生活都快乐起来吧!

  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学业等各种压力和烦恼纷繁而至,应该如何理性地去面对?每个人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在工作上度过,工作时候快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生是否快乐,但如今不少白领因为繁重的工作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何才能减轻工作压力和烦恼呢?著名心理健康专家、暨南大学马绍斌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给到场的经理人朋友送上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心理保健课。诙谐风趣的互动演讲不时让听众们发出阵阵笑声。精彩之处,掌声久久不断。马教授的“设法改变不可接受的事,设法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快乐是爱己,快乐是助人,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更是一种智慧”等等精彩语录更是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警惕快乐工作八大“杀手”

  马绍斌教授提出,工作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生是否快乐;工作的快乐程度是衡量我们工作品质的重要指标。缓解压力治本方法便在于用阳光心态去实现快乐工作。在乐山大佛附近的凌云寺有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几何所不容。从心理的角度看,快乐是可以选择。一种是需求的满足,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有个关于兰花的故事,话说慧宗大师喜爱养兰花,有一次大师远游,叮嘱徒弟们要照顾好兰花,可是在一个深夜,忽然下起了暴雨,徒弟们来不及,倾刻间兰花全都遭了殃,大家很是担心师父回来要骂人。但是,慧宗大师回来看到徒弟们很惊恐的样子,知道了事情缘故,教导道:“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我们不是为了生气才工作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才结婚的……想想我们当初的愿望吧,我们的初衷难道忘了吗?记住我们当初的目的,我们坚持吧,别计较太多那些小事,难得糊涂啊!

  通过这些年的调研和访谈,马绍斌教授发现有八种情况是快乐工作的“ 杀手”。首先是“工作缺乏价值感”以及“对公司的制度和文化认同较低”。觉得公司的要求不合理,很难接受。第三个,“难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比如说,现在很多工作都业绩要求高、技术更新快,感觉有点跟不上了。第四个,“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很多人刚工作的时候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降低。总觉得自己干了那么多年,工作没有得到认可,没受到重视。另外,“职务晋升空间小。”感觉越往上走,很难晋升,这个时候由于晋升空间比较小,导致工作干起来没有劲头,感受不到快乐。还有“收入福利及待遇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对前途的担忧。”比如,对自己所在公司的前途,对这个行业的前途,对自己的本身安全感,本身工作的问题担心。结果导致工作当中不那么快乐。这八大因素在工作当中常见。向工作要健康、效率、业绩,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过程中如何能快乐多一点,找到快乐工作的要领。

  随意换工作不是好办法

  马绍斌教授认为,任何工作都会变得令人烦厌;任何工作也都可以带着活力与热情去做。有一次,马绍斌教授遇到一位小学教师,她是全国特级教师。原本马教授认为,小学教师是比较容易当的,技术含量也没那么高。但这位小学教师告诉马老师,小学教师的定位,重要的不单单是教会孩子多认一些字,多算一些数。教师最重要的,是通过好的方法让孩子在学习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学生潜力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孩子学得更加快乐。这位老师以东方和西方教育的差异来举例。比如有一个题目:2+3=?学生回答:6。在国内,很多老师会说:你说错了。而在西方,老师并不是这样回答,而是说,你的回答离正确答案已经相当接近了。这种工作的使命感让马教授深深感动。其实我们的职业观不同,工作心情和快乐指数也是截然不同的。当你把职业仅仅当做一个谋生的饭碗,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时,你就会因所付出和所获得不相称而牢骚满腹,就会因所谓的“伯乐难求”而怨天尤人,就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把日常的工作变成被动的应付和痛苦的煎熬,久而久之就会心力交瘁,未老先衰; 而当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把岗位当做一个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时,你能会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就会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就能在繁忙当中保持平和愉悦的工作心境,就能从成功当中体验到乐趣与激情,就会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就会感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幸福的。

  以不同的心境从事同样的职业劳动,在身心方面引起的反应是迥然不同的。如今的年轻人工作不快乐时,往往想选择更换工作。如果用跳槽这种方法解决,并不能根本解决,而且成本颇高。马绍斌教授认为,选择工作有三原则:是否值得做;是否有兴趣做;是否有能力做。我们时常不能选择工作本身,但可以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工作。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热爱自己所选择的。

  积极认知切忌自寻烦恼

  快乐工作的治本方法是培养阳光心态。所谓阳光心态,在这几年是属于形象而又时髦的词语。其实它本身不是新词语。在心理说上,其实是具体的认知。大家始终都能通过选择来控制自己对发生的一切的看法。人们始终都能通过选择来控制自己对发生的一切的反应。突出的问题,就是选择的空间,很多人没有利用足。阳光心态就是积极认知。马绍斌教授回顾自己在一次讲课中,问:什么是积极认知呢?有一位学员答道:遇到问题只往好的方面看。马绍斌认为,遇到问题往坏的方面看,这是片面,但遇到问题往好的方面看,这也是片面。这是一种片面代替另一种片面。其实这是不敢面对事实,自己骗自己。也有人认为,积极认知就是阿Q精神。这些都不是。何谓“积极”,就是更容易适应环境,更容易发挥力量。每一个人无论认知多么好,其实还是有提升的空间。工作压力和烦恼既是客观的东西,也是主观的东西。苛求的人产生烦恼容易得不得了,所以切记别自寻烦恼善于让工作更有价值。

  烦恼从哪儿来?自找的!某些人对某些事情过于在乎,过于看重,因而导致“心累”。马绍斌教授把“累”字分解成“ 田+系”来进行解析。他说,“累”就是每个人在他很在乎的那个领域当中,把自己死死拴住。在乎某些东西并没有错,但太过于在乎就可能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心累”。马教授谈到,一个人的心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件事情不论其发生的概率多少,都投入相同的心力资源去思考的话,很快就会发现心力资源不够用了,这种做法很不“经济”。马绍斌教授认为,“人们对快乐的心理保健价值不足,在现实生活当中感受快乐的能力比较缺乏”正是目前存在的最普遍的、最突出的、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心理保健问题。

  (实习编辑:万文娟)

二)隐婚 为寻求自由快乐

  【起因】

  马隆确实不像个已婚男人。脱掉工作装,他喜欢穿休闲服,穿运动鞋,背旅行包,戴着耳机听音乐。他的业余时间安排得很丰富,平时下了班,他有时跟要好的哥们儿一起泡吧,有时和同事去K歌,有时又会狂玩电脑游戏,不尽兴不罢休。不过周末他很少出门,若有人叫他,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他都会告诉对方,自己要回家陪父母,不能出去。

  在同事和朋友眼里,马隆是个热爱时尚、思想活跃的单身大男孩儿,同时又是个专一的男人;他从不轻易和女孩子约会,即使大家玩儿得再热闹,他也会和异性保持应有的距离;也正因此,不少年轻女同事都在暗恋他,尽管听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不过,马隆从不敢有非分之想,因为,他的老婆小丽就隐身在他背后,时刻提醒着他——他是个已婚男人。

  【记忆深处】

  马隆和小丽结婚是奉了父母之命,以他们自己的心思,是不想那么早就结婚的。他们都想趁年轻多玩儿几年。

  我和我老婆结婚一年多了,但直到现在,除了比较近的亲戚和特别要好的朋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已经结婚了。

  本来,我和小丽都不想那么早结婚。虽然我们在上大专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了,分分合合了好几年,感情确实相当稳固,但结婚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我们两人都属于比较爱玩儿的那类人,上学的时候,彼此的朋友就多,后来工作了也是一样,除了一周两三次的约会外,其余时间,我们都是各玩各的。小丽喜欢逛街、唱歌、吃麦当劳,我呢,喜欢玩电脑游戏、泡吧,偶尔也和朋友去唱歌,但唱的都是HIP-HOP,没腔没调,就是为了发泄情绪。

  那时候,我俩光顾着怎么玩儿了,根本不去想以后的事。在我们看来,结婚应该是三十岁以后的事。但我们的父母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有工作了,该成家了。看着我们整天没头没脑地疯玩,他们都认为,只有结婚才能让我俩安定下来,进而慢慢成熟起来。

  两对父母成天在我们耳边念叨结婚的事,说得我们都烦了。没办法,如果不顺从他们,我们的耳根子就别想清静。

  我和小丽商量:“要不,咱们就结婚吧,省得他们老没完没了地催。”

  小丽撅着嘴说:“我不想结婚,我还没玩够呢!”

  我说:“结了婚你也可以玩啊。”

  她烦恼地摇摇头说:“那可不一样。结了婚我就是已婚妇女了,有家有室的,谁还好意思来找我玩儿啊?到时候,我就只能闷在家里看电视了,多没劲啊!”

  我一想也是,不禁也叹了一口气。只要结了婚,我的那些哥们儿也会离我越来越远的,我家里有老婆了,谁还敢叫我出去喝酒、玩通宵?就是他们好意思,我也不好意思,一个已婚男人,下了班不回家,说出去也不负责任啊。

  我俩想来想去,都觉得结婚太可怕,可不结婚,又拗不过家里。最后,还是小丽想了个主意。她说:“要不咱们就结婚吧,让尽量少的人知道,对外,咱们还说自己是未婚。”

  于是,我们听从家人的意思,登记领了结婚证,但坚决不办酒席,只是双方家人在一起吃了顿饭,然后住到一起,喜事就算办完了。结果,好多人——包括单位同事都不知道我们已经结婚了。

  马隆和小丽隐婚得很成功。而且,他们都从中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自由。

  结婚以后,我和小丽就是合法夫妻了,但我们依然保留着各自在婚前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我们穿戴整齐后分头去上班,她骑电动车,我坐公交车;白天,我们有时通个电话,或者发几条短信,虽然互相称呼“老公”和“老婆”,但感觉还停留在恋爱的阶段。

  下了班,我还和往常一样,有时和几个要好的同事一起去喝酒,他们都不知道我结婚了,以为我还和他们一样是单身。我们在一起谈论的全是男人关心的话题:股票什么时候会涨,又有什么新款车上市了,最近什么电玩最刺激,单位新来的女孩子哪个最漂亮等等。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喝着啤酒,聊着男人感兴趣的话题,心情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的,不用考虑柴米油盐,没有牵挂,也没有烦恼。

  有时候,我会在外面吃过饭后回家玩游戏。这时,小丽通常还在外面和女友看电影或是唱歌,我会发条短信给她,让她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夜里十二点之前,她会准时回来,脸上还带着兴奋的表情。然后,我们就一起洗漱,一起上床,说些各自的新鲜事,再相互拥抱着睡去。

  平时我们就是这样过,只有周末的时候,我们才保持步调一致。我们必须双双回家探望父母,周六去她家,周日去我家。在双方老人面前,我们得乖乖地扮演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的小夫妻,要是让他们知道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非引起“火山爆发”不可。

  这样的生活在绝大多数夫妻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但对我和小丽来说,却很惬意。我们都很习惯这样的日子,我行我素、不受约束。其实认真想想,我们可能都是很自我的人,太注重自己的感觉了,所以不愿像别人那样,一旦结了婚,就为别人活着。

  好在我和小丽都很适应这种生活,而且,我们完全信任彼此。虽然我们都把结婚戒指放在家里,但我们会互相提醒:别忘了,你已经是个结了婚的人了,不管怎么玩儿,都不能出格。

  隐婚为马隆带来了快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烦恼。怎样既享受隐婚的快乐又能避免它的“副作用”,是马隆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和小丽隐婚一年多了,一直都很成功,只是家里一再催我们要小孩儿,让我们不胜其烦。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就不能再隐婚了,自由的日子也就要结束了,所以我们计划三年内不要孩子。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绞尽脑汁找寻各种理由去搪塞盼孙心切的父母。

  烦恼还不只这些。由于我假扮单身扮得太像了,以至于不少热心同事都要为我介绍女朋友,我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他们还不信,说:“没见过哪个有女朋友的人还像你这么逍遥自在的,快别逗了!”他们不信,我也没办法,只好对他们介绍的女孩子一概不见。但相亲的事好推辞,被人暗恋可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我们单位有个新来的女孩子,是个出纳。我们一起玩儿过几次,无非是和大伙一起吃饭、唱歌什么的,不知为什么,她就喜欢上我了,总给我发短信。她说,她不在乎我有女朋友,还说只要我还没结婚,她就要公平竞争。

  女孩儿的短信小丽也看到了,虽然表面上说不在意,但我看出老婆有些不高兴了。女人的心眼儿都很小,哪怕说得再大方,真看见别人围着自己老公转,她心里也会不舒服。我特别理解老婆的心情,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有个男人对自己的老婆穷追不舍,发的短信还让我看到了,我也会郁闷得不得了。

  现在,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和那个女孩儿保持距离,尽量不和她见面,避免单独相处的机会,短信我也不回,希望能让她知难而退。

  这件事提醒了我:不管我装得多像,我的“单身”毕竟是假的,千万不能假戏真做,那样只会给自己找麻烦。同时,我也开始有意地增进自己和老婆之间的感情,每个月多安排些时间和她一起吃饭、看电影、做家务、谈谈天。我可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老婆被别人抢走。

  【结语】

  马隆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结束自己的“隐婚”生活。毕竟,隐婚带来的自由度太大了,大得有时会超出婚姻对两人的约束。他说,他并不希望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却要付出感情失败的代价。

  像马隆和小丽这样为了自由而隐婚的夫妻为数并不很多,他们是主动选择隐婚的,但还有一些人,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被迫隐婚的——比如夫妻双方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单位不允许员工之间恋爱、结婚,为了保住两人的饭碗只好隐婚;还有的已经登记成为合法夫妻了,但由于没钱买房子,或买了新房还不能入住,只好暂时隐婚,等房子问题解决了,再办酒席,公开结婚的消息。

  造成隐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隐婚族都要面临同一种尴尬,那就是——隐婚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婚姻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的缺失无疑为他们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隐患。

  123

三)长寿老人心得:快乐为本

  俄国着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他说自己有3个医生:第一是安静,第二是快乐,第三是节食。快乐与健康是天然相连的。快乐必然促进健康,因为它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是“心理上的享受”。快乐在于有所作为

  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

  有研究指出,人们在玩笑和娱乐中也有快乐感,朋友的聚会或家人的团聚可以得到快乐以调剂生活。其实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取得成绩增强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满足时产生的。

  人的情绪和社会相联。一个人参加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了某些贡献,他就会获得满足、荣誉感,感到生活充实,就会有积极、振奋的精神。如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个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一般来说,青年人重理想,中年人重事业,老年人重社会的尊重,即社会和家人对他的一生成就的承认。因此,老人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要参与社会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活动。

  快乐靠自己

  老人要快乐,就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快乐的老人善于适应困境,能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北京通县一位快乐长寿的老人,他曾遭火灾,财产被烧光,他幽默地说:“财产能去,也能来。”广西有一位心胸开朗的老人,曾因全部财产被盗,一夜之间变成无家可归的人。她说:“有人就有财。”并唱山歌来安慰自己。这些乐观的人共同特点,就是想得开,对生活充满信心。

  老年人要使自己快乐,必须心胸开阔,以现实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闭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顺应自然,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不去强求。

  快乐有招

  1、排除不良情绪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失落、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可采取以下方法排除:

四)以快乐的角度看问题

  同样是一幅缺了一部分的画,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好、坏两重天。这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非常重要,有人说人生是痛苦,有人说人生是快乐,关键就看你怎么看。

  同样是一幅缺了一部分的画,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好、坏两重天。这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非常重要,有人说人生是痛苦,有人说人生是快乐,关键就看你怎么看。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年轻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难,有什么可乐的?”他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

  后来,朋友一个个成家后搬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每天,他依然很开心。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有很多书,一个人住,可以多看看书,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后来,那个人又问苏格拉底:“你总是那么快乐,可我却感觉到你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啊?”

  他说:“决定自己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在于你怎么看待你所处的环境。”

  悲观的人心情一直潮湿,乐观的人心情永远明媚。用欣喜的心情看,世界风和日丽,若用悲凉的眼睛看待世界,可能只剩下愁云惨雾。同样给一座荒山,悲观者回答;乐观者反驳。同样一块石头,有人把它视为绊脚石,羁绊迈向成功的步履;有人把它当做垫脚石,垫起人生新的高度。

  快乐是一种角度,从这边看是痛苦,换一边看未尝不是幸福。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活得更加潇洒,更加快乐!借你一双慧眼吧,把这个世界看个明明白白,满眼看到的都是美好、希望,从而使自己随时随地快乐,整个人生都幸福!

五)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学家们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快乐使人自信,而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让人变得可爱和更快乐,从而不断走向成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步入成功之路,那么,对父母来说,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培养具有快乐性格的孩子,你不妨注意以下十点:

  家庭传统习俗会让孩子的快乐更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习俗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获得更长久的快乐。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例如让两岁的孩子晚餐时选择他爱吃的黄瓜,而不是强迫他吃胡萝卜,或者让6岁的孩子选择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让8岁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

  会歌唱的孩子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些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却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亲热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像参加小组旅游,或带孩子到游乐场去与年龄相同的孩子玩,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教育孩子迅速恢复情绪

  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便能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重要本领。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应教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快乐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各方面。如果孩子的快乐来自一方面,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父母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们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小动物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让孩子吃得开心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

  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生活得快乐。我们能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就是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的人要更快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父母所创造的快乐环境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上一篇:哺乳期怀孕多久会没奶

下一篇:专家提示多吃黑木耳魔芋等食品可防节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