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3个“祛湿方”,有效祛除湿毒,湿毒没了
更新时间:2024-04-27 20:09:59

(1)中医3个“祛湿方”,有效祛除湿毒,湿毒没了

  自从前一阵子

  写过一篇跟湿气有关的推文后

  总有同学在后台问

  “怎么祛湿”

  “有哪些祛湿大法”

  不过在讲方法之前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

  为什么要祛湿

  祛湿分3种,症状不同,方法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湿气重

  但吃了一些祛湿的食物或方子后

  却没什么效果

  发生这种情况

  除了食物、药材的品质外

  个人的体质也是有影响的

  因为湿气和很擅长和其他外邪

  合作作案,狼狈为奸

  同样是湿气重

  每个人的症状却不完全相同

  有人可能表现在皮肤上

  有人可能表现在脾胃上

  更甚至有人表现在下面

  所以要根除湿气,就要对症下药

  皮肤湿气重,容易湿疹、荨麻疹

  南方夏天闷热多雨

  潮湿环境加上空调风

  会让湿邪、风邪双重夹击人体

  首先破防的是皮肤系统

  一旦免疫力低

  就易引起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

  具体方法是通过

  防风、羌活、独活、升麻等中药材

  让体内的气血流动速度加快

  使身体发汗,从而祛除湿气

  没胃口、发困、容易累,要芳香化湿

  如果第一步没做好

  湿邪会跨越皮肤障碍

  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

  就来到了我们身体的内部

  开始攻击我们的呼吸、消化系统

  这些部位有湿气

  一般会出现

  胃口差、容易困倦、跑两步就累

  做啥都提不起兴趣等症状

  而对于上焦、中焦的湿邪

  中医一般用芳香化湿的方法

  即用具有特殊香味的药材祛除湿气

  比如我们厨房中的香料

  大多是芳香药材

  如砂仁、豆蔻、草果、藿香、陈皮、花椒等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

  做菜、炖汤时

  可适当放些香料调味

  也可自己动手

  将一些芳香药做成香囊

  放在室内或床头

  能够芳香醒脾,祛除湿气

  小便很黄、大便冲不掉,要清热利湿

  湿气经过中焦后还未祛除

  则会继续向内部进攻

  这时候受害的部位

  就轮到了我们的下焦

  也就是肾、膀胱、大小肠等

  主要症状都是以“热”为主

  如小便发黄、大便粘腻冲不掉、味道刺鼻

  阴囊潮湿、带下色黄而粘稠

  观察舌头,会发现舌头发黄、舌尖发红

  对付这种湿邪

  中医一般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利尿

  可多吃冬瓜、苦瓜、薏米、赤小豆等利尿祛湿的食物

  关于市面上的一些祛湿茶饮

  大家则要谨慎选择

  功效有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

  可以简单试试

  最后,无论以上哪一种祛湿方法

  都需要搭配上合理的运动

  由于湿气本身就损伤阳气

  所以运动不要过于剧烈

  容易导致阳气受损加重

  像慢跑、快走、骑车、羽毛球等

  轻度有氧运动

  就比较合适

(2)中医专家对于寒凝肝经型的阴道痉挛是怎样治疗的?

  表现:阴道痉挛,痛引少腹,四肢厥冷,面青汗出。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或沉细。治法:温经散寒止痛。方药: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吴茱萸。当归10g,白芍10g,桂枝10g,通草3g,细辛3g,甘草5g,吴茱萸6g,大枣5枚。加减:若冷汗淋漓,面黑气喘,甚至昏不识人者,宜加附子10g,人参10g(另炖)或急用四逆汤加味以回阳救逆。相关热词搜索:月经期间能吃中药吗 月经期间能吃苹果吗 月经期间减肥 女人月经注意事项

(3)中医怎样辩证治疗男性生殖道感染?

  1.湿热下注主症:小便短赤,混浊,尿频尿急,尿道涩痛,或灼热痛,少腹及会阴部胀痛,大便秘结,口于舌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渗浊。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9g,车前子12g,篇蓄9g,瞿麦9g,大黄4.5g,栀子9g,滑石9g,甘草6g。本方加减:湿重者加石苇,生薏苡仁,茯苓。热重者加金钱草,海金砂,革薜,黄柏。湿热并重者,方用三妙丸合碧玉散加减,,苍术6g,黄柏9g,牛膝12g,薏苡仁12g,滑石9g,虎杖6g,青黛6g,甘草梢6g。2.肾阴虚主症: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周身乏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肾阴。方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9g,山萸肉9g,山药12g,泽泻9g,丹皮9g,茯苓6g。3.肾阳虚主症:尿频质清,腰骶疼痛,形寒肢冷,小腹及会阴部胀痛有冷感,阴囊和阴茎冷缩,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合革薜分清饮加减。方药:熟地黄9g,山萸肉9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益智仁6g,桑螵蛸6g。4.气滞血瘀主症:病期较长,病情顽固,颜面可见黑斑,少腹、会阴腰骶部胀疼,舌质紫暗或瘀斑,舌苔灰白,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方药:用复元汤加减。丹参9g,赤芍9g,泽兰12g,青皮6g,川楝子9g,蒲公英12g,败酱草9g,王不留行9g,甘草6g。相关热词搜索:药流人流哪个危害 药流三次 药流用药 药流后应注意哪些

上一篇:三阶段“月子餐”重点不同

下一篇:中医教你如何应对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