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方面糖尿病患者快乐无忧
更新时间:2024-04-28 11:37:05

一)做好五方面糖尿病患者快乐无忧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在饮食失调、运动减少、压力增大、病毒感染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糖尿病患者步入越来越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的态势,呈现出糖尿病发病以Ⅱ型糖尿病占90%、90%的患者症状不明显、90%以上有并发症的三大特点。

  钱教授主推抓好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高血糖期、慢性并发症期”这三期中的两头,进而带动中间,来达到“力争把血糖降低并维持在理想水平,防止过高或过低;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命质量;最大限度预防控制并发症”的三大目标。在钱教授看来,糖尿病患者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实现这三大目标,达到对于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并不是难事。

  1、科学饮食:“会吃的病人”胰岛没负担

  合理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饮食方法得当不仅可以供给人体足够的营养,还能有效减轻胰岛负担。

  一直以来,医学都认为不当的饮食是诱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现代人的饮食平衡被打乱,饮食结构极其不合理。高脂、高蛋白、高糖的食品涌上餐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难觅踪影;另一方面食物中混杂了激素、抗生素、农药残留以及色素、添加剂等,导致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益生菌减少,自身抗病能力减弱。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身的饮食调节应格外注意,通过饮食的平衡来扭转自身营养和内环境的变化非常重要,要减少过多的糖、脂肪、植物蛋白的摄入,注意要多进低脂、优质蛋白、粗纤维、高维生素饮食。这样,即能满足患者营养和热量的需要,又能有效减轻胰岛负担。

  2、合理运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目前,普遍认为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肥胖的出现,不仅是营养过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久坐少动等运动量的减少。因此,增加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一样,可以有效的控制体重,减少肥胖的发生,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糖尿病的重要病因。另一个重要方面,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糖尿病改善。

  但是,由于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状况特点和个体差异,所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量,对于不同体质的患者来说也同样重要。比如,体质差的病人就不适合爬山、冬泳等活动量大和刺激性较大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相对柔和一些的运动。另外,钱教授讲,运动不仅要讲究身体状况,还要遵循中医养生的理论,注意春避风邪、夏避暑热、秋避燥邪、冬避寒凉。

  3、个性化用药:中西医并举有独到优势

  对于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钱教授反对一味地强调单纯用药降糖,认为过度强化降糖会对糖尿病治疗带来不利风险,容易导致低血糖和引起大血管并发症的加重。他主张药物和非药物相结合,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优势互补,达到饮食、运动、药物、脏腑的平衡,实现对糖尿病有效控制的临床目的。

  另外,钱教授告诉记者,随着近年临床观察发现,中西医并举的方式治疗糖尿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中西医并举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更好地实现个体化治疗,降低和防止低血糖的风险,并且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缩短疗程,减少降糖药和胰岛素的用量。尤其是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独到的优势。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对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均有很好的疗效。

  4、糖尿病教育:使医患交流更顺畅

  钱教授说,有的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后,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全面了解,有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正确的态度或想法。有的患者因缺乏对糖尿病危害性认识,对自己的病极不重视,蛮不在乎,不遵医嘱,不坚持吃药;有的患者则‘重视过度’,夸大了糖尿病的危害性。对该病极度恐惧,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有的患者一度很惧怕使用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他们害怕一旦用了胰岛素就会上瘾。常常拒遵医嘱,拒绝使用胰岛素,造成贻误病情,耽误治疗。其实,这些想法和认识都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这都是糖尿病知识的缺失和医患交流不顺畅所造成的。

  对于此,钱教授认为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医患交流。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是可以预防和可以控制的。对于患者而言,一方面,要了解糖尿病,必须具备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要了解它的常见症状,加重情况和并发症,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在面对治疗时,知道什么是正确疗法,什么是伪科学。同样,医生也要及时增加糖尿病的新知识,及时掌握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病人,实现与患者之间更高层次的沟通。

  “我希望病人不要仅仅把钱用来买药,而应该适当地投入一些糖尿病的科普学习中,让病人和非病人由被动教育变成主动学习,这样更利于病人的健康。”钱教授说。

  5、自我检测:守卫糖尿病人的第一道防线

  糖尿病的并发症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仅排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因此,防范好糖尿病的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应是糖尿病人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理解和掌握糖尿病并发症的特点、征兆和临床表现。比如,走路时容易产生疲劳感,双腿麻木酸胀,间歇性跛行,就需要警惕和小心合并患有下肢血管病变;感觉胸闷就要考虑是否有心肌缺血方面的疾病等等。要及时到医院监测下肢多普勒和心电图,并且收集好自己的健康检查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便医生作出准确的判断,给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钱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不单要凭自我感觉来判断病情和指导用药,要以血糖等检测指标为依据指导和调整药物。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危险人群,最好定期检测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检测血糖;对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变、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患者尤其应该注意随时检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以免加重病情。

二)孕妈咪的快乐孕密码

  无论春夏秋冬,情绪问题是每个准妈咪都会遇到的,有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自我调整好;但有些准妈咪因为许多因素的诱发导致其负面情绪无法获得舒解,甚至容易导致孕期抑郁症的发生。在许多时候,愉快的心情胜过千军万马,可以直达灵魂聚首的神池,控制你的生活状态,是全家人健康美丽的集散器——不仅仅是自己身心健康这么简单!准妈咪的快乐玄机专家认为,准妈咪抑郁的心理行为会直接影响胎儿,这样出生的婴儿容易烦躁,爱哭闹,不好好吃东西,睡眠也不好。 而且长大后还可能发生学习困难以及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准妈咪心情舒畅,胎儿则安宁;准妈咪情绪烦燥不快,胎儿也随之燥动不安。长期处于忧虑的精神状态中的准妈咪,可造成胎盘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胎儿发育。出生后,婴儿体重轻、智力发育迟缓;而准妈咪的恐惧、紧张情绪又常使血管痉挛,影响血流,产生高血压,诱发妊高征的发生,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分娩期准妈咪情绪过度紧张,会引起子宫不协调的收缩,导致难产。此外,当人们开心的时候,肌肤自然地释放出一种名为恩多芬(Endorphin)的因子,它能刺激肌肤细胞,直接影响肌肤的品质。因此,快乐的人经常容光焕发,肌肤显得更有活力。开启快乐的密码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准妈咪们只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内容,调整好娱乐、休息和工作的关系,就能在每一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扫除“坏心情”——情景再现1:准妈咪有时会突然变得很敏感,特别介意别人对自己容貌和体态的议论,甚至一个眼神,一句无意的话,都会搅乱你的心情。专家解密:随着肚子逐渐变大,孕期的体态、身体肌肤等问题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外形不满意,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实,你可以利用午休、晚饭后等业余时间与其他准妈咪一起聊一聊近期感受,分享一些快乐的生活片断。心情不好时,准妈咪常常没心思打扮自己。这是错误的做法!孕期的你也要确定自己的信心,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乐趣。越是低落的时候,就越是用心将自己打扮一番,这样自己的心情好了,别人看着也舒服。听听轻音乐也是减压、舒缓心情的好方法,当准妈咪心情烦乱时可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完成心情的调整。如放着有海浪拍岸或热带丛林背景的音乐,在一个宁静平和的氛围中闭目聆听,再有一杯美味的饮料在手,那感觉好得没法说,相信你的所有烦恼都已烟消云散了!妈咪出招:Shopping是孕期最快乐的秘密武器瑶洋 30岁 宝贝10个月相信你一定同意,Shopping可以令女人忘记一切不快的事情。我孕期每次心情不佳时,都会约上好友一起去给即将出世的宝贝买漂亮的衣物和用品,再给自己买些好吃的,尽情享受购物乐趣。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孕期最愉快的秘密武器。情景再现2:准妈咪不时出现不知原因地不高兴,心情不佳、心烦意乱、忧伤、苦恼。甚至一点儿小事都会成为引至与家人争吵的导火线,事后又觉得有点后悔。专家解密:出现以上现象的准妈咪,也许在怀孕前就经常感觉不快乐,只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孕期的一些不快乐而令你越发觉得生活没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不想与人说话,对任何事物的体验,即使是使人高兴的事也提不起精神。其实,这是由于平时的不满积聚过多的缘故。可以试试向你的另一半、朋友、家人说出你的不悦、恐惧,以解除心理负担。别以为唠叨的女人不可爱,要是什么事都憋在心里,皱纹一定会早早光顾。切莫将想说的话强压心底,只有说出来才有助于心态平衡。特别是在孕期,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认真聆听。心情不爽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语气婉转一些效果会更好。妈咪出招:每天大笑几次倪歆歆 28岁 宝贝6个月我孕期也有过上述经历,后来咨询了专家,他让我每天都要大笑几次,据说这样会令心跳及血压上升,肌肉得以松弛。开始时是有点不习惯,坚持两周后,我发现整个人变得开朗起来,很健谈,朋友们也说我变得幽默大方了。情景再现3:准妈咪会出现无精打彩,对工作以外的社交活动都没有兴趣,总觉得身上没力气。专家解密:当准妈咪对能享受乐趣的活动无愉快感时,对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越来越不愿意参加正常活动,如集会、走亲访友、串门等时,就要开始注意了。千万不要以为避免和别人比较,这样心情会比较轻松,自然就会比较快乐。其实,对人对事多付出一份关怀,你的人生观就会有极大的改变。因此,拓展生活,在奉献中忘却枯躁乏味的生活方式,追寻更有意义的空间。建议准妈咪可以通过食物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多食豆类及其制品这是自然界最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大豆中富含有人脑所需的优质蛋白和8种必需氨基酸,这些物质都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另外,还含有卵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其它矿物质。* 多食新鲜水果可以让你重新变得高兴起来。如香蕉可向大脑提供重要的物质酷氨酸,它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提高人的创造能力。此外,香蕉中还含有可使神经“坚强”的色氨酸,还能形成一种叫做“满足激素”的血清素,它能使人感受到幸福、开朗,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妈咪出招:自制“快乐”食品徐江陶 35岁 宝贝22个月快乐和吃东西一样,是非常主观的一种感觉。一个朋友曾向我推荐过一种自制“快乐”食品,直到现在我都每天食用。改善心情的效果很好,准妈咪们不妨试试。自制“快乐”粥材料:芡实25克,核桃30克,芝麻20克,糯米100克,酸枣仁20克,蜂蜜20克。做法:把糯米、芡实分别洗净,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移小火煮25分钟,再加入酸枣仁、核桃、芝麻等,煮20分钟,食前调入蜂蜜。分早晚两次服食。情景再现4:准妈咪好长时间睡不好觉。可能是由于晚上没休息好,白天做事情感到费劲儿、吃力、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感到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生活变得懒散。专家解密:大多数心理专家都认同,快乐是一种“美好状态”,它没有负面或是痛苦的事情,快乐会使你觉得自己和整个世界都无限美好。最好的快乐追寻法就是照自己方式寻求,唯有如此,才是属于你的快乐。准妈咪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办公室到家的两点一线中,更不要因为即将为人母而不知所措。有空学着给未来的宝贝做个布艺玩具,或和几个朋友一起学学插花,织织毛衣,这些常规以外的成功会为你注入新的信心。如果你心情坏到无法安睡,那么晚间的放松更为重要。在惬意的温水浴中彻底放松,然后再睡个好觉,会使你迅速重获全新能量。妈咪出招:睡前洗个温水澡宫燕 29岁 宝贝8个月我怀孕第五个月时,也有些莫名地忐忑,心总是慌慌的,整个人都显得很沉闷,还常常引起头背疼痛,特别难受。我接受朋友的建议,回家好好洗了个温水澡,让自己在洗浴中彻底放松,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床时,心情就特别好。所以每当我在孕期心情不太好时,我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

三)健康快乐过新年,注意事项。

  快乐过新年,永保青春和健康。

  1到正规的营业网点购买食品,不要购买无证、无照商贩的动物食品和熟食品;应选择新鲜食物,不要购买病死的家禽、家畜和不新鲜的水产品。

  2、加工、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隔餐和隔夜的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食用。

  3、不喝生水,不食用未清洗的瓜果、蔬菜,不生食海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如家中出现腹泻患者,一定要对病人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特别应注意餐具的清洁、消毒,并最好与其他人的餐具分开食用。

  5、不吃发芽的土豆、未炒熟的扁豆、生豆浆等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

  6、凡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不明原因持续发热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7、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小的发热,肠胃病可触发潜在疾病。

  8、吃饭8成饱,少油,不要过度兴奋,不要过度劳累,防受凉感冒,保证睡眠。

  9、别忘了按时吃药,每天测3次血压,保持血压平稳,无心绞痛,无心衰,无心律失常发作。

  10、有问题及时联系医生。

四)教育孩子遵守快乐原则

  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不要人为地制造压力。

  * 小提示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比如当他画了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能及时表扬他,而且表现得很具体:“你画的恐龙尾巴真的很生动。”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五)和宝宝快乐分离9妙法

  摘要: 和宝宝快乐分离9妙法, 一次和妈妈聊天,她讲起了当年送我上幼儿园的趣事,每天一到大门口,我就会抱着她的大腿,近乎哀求地说:“妈妈,我会很听话的,你不要扔下我好吗?”那时候的亲子教育可不像现在这么受重视,老妈总是一把..

  一次和妈妈聊天,她讲起了当年送我上幼儿园的趣事,每天一到大门口,我就会抱着她的大腿,近乎哀求地说:“妈妈,我会很听话的,你不要扔下我好吗?”那时候的亲子教育可不像现在这么受重视,老妈总是一把拎起我,二话不说扔进幼儿园,怪不得现在还有分离的阴影,呵呵!

  笑过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会永远在一起,就算是暂时的分离,也会让人有 些伤感,更何况是我们的宝宝呢。如何能够让小家伙们在快乐自然中,顺利地放开妈妈的手,学会暂时独立生活呢?

  妈妈和宝宝之间短暂偶尔的分离,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个自然、积极的组成部分。如果父母能够有效合理地处理这一时刻,让宝宝感到舒服、有安全感,这种分离是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和负面影响的,反而会对宝宝的独立、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多好处。

  如何和宝宝快乐分离呢?送上9大妙法,供你分享!

  NO1 时间掌控

  虽然对父母来说,与宝宝分离最困难的时期是婴儿期,但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宝宝来说,反而会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平静地、独立地过一两个晚上(特别是不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这是因为,宝宝头脑里还没有“物体永恒性”的概念——即你不在他的视线里,但仍然客观存在。但是到了七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对你的离开有所察觉。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有了分离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会一直持续到一周岁生日左右,所以,如果宝宝这种焦虑感很严重的话,近期不要安排旅行之类的活动。如果宝宝正在经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比如断奶,增添辅食,最好一直陪在宝宝身边,暂时不要离开。

  NO2 环境营造

  一切要让宝宝感到熟悉。尽可能地让宝宝和一些自己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祖父母、保姆等。如果宝宝在远离家门,身处不熟悉的地方,也尽量让他和自己的小玩具,或者随行的小伙伴在一起,保证宝宝的好心情。对于小宝宝来说,习惯成自然的日常规律尤其重要,四个月的宝宝还无法理解为什么妈妈不和自己在一起,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让宝宝的日常生活规律保持一致,舒服自然的环境让宝宝暂时忘记你的离开。

  NO3 梦想水晶

  时刻赋予宝宝希望。一直以来,宝宝最信任的就是父母了,所以你要提前给宝宝一些“梦想”,然后要说话算话,说到做到,这才对得起宝宝对你的信任。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父母离开之前的两三天准备就已经足够了。不要以为宝宝太小,理解能力还不够,就不给出离开的解释,你的语气、语调和态度,会给宝宝传递一些信息,比如,“妈妈要离开宝贝儿几天,等妈妈回来,会给宝宝带一个好大的毛毛熊!”从某种程度上,让宝宝理解你的心意和话语的含意。

  NO4 场景预测

  不论宝宝是跟着叔叔去动物园,还是和阿姨做家务,都要强调,没有妈妈陪在身边,也是非常快乐的。要关注宝宝的分离焦虑感,你可以对宝宝说:“我知道宝宝要和奶奶一起去玩了,如果想妈妈的话,就告诉奶奶,我想奶奶肯定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还会和你一起打电话给妈妈!要开心一点啊,这样妈妈才开心!”

  NO5 提前排练

  在你第一次不带宝宝外出旅行之前,要提前排练几遍,帮助宝宝逐渐学着适应分离。一周尝试着几个晚上不在宝宝身边,如果事实证明不现实,尝试着偶尔一次让宝宝在奶奶家过夜,或者让宝宝和保姆单独过几个下午,这样也可以帮助宝宝为较长时间的分离做好心理准备。当然,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事情就好办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和你暂时的分离——他知道,就算你不在身边,最后总是会回来的,如果宝宝实在离不开你,还是暂时搁置吧!宝宝的快乐最重要。

  NO6 经常“再见”

  如果你每次离开宝宝的时候,比如去洗手,去做饭,都对他说再见,他会慢慢地懂得,再见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会看不到妈妈,但最终妈妈还是会回来的。如果你总是在他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消失,当他察觉的时候,发现你不在,那可要闯祸了!

  NO7 无声胜有声

  离开宝宝的时候,最好给他留下一些你的贴身东西。他会对着录像带里你的脸微笑,会目不转睛地摆弄着你的照片,或者在你的大衣服里甜甜的睡着,就好像你还在他身边一样。

  NO8 归来倒计时

  宝宝两岁之后,时间观念日益成熟。他会饶有兴趣地在日历上圈上你离开家的日期,然后郑重其事地在你承诺返回的日期上按个小手印,倒计时开始!还有一个方法,走之前给宝宝留一袋子神秘礼物,告诉宝宝,每天拿出一个,礼物拿完了,妈妈就回来了!记住一定要算仔细日期,千万不要少礼物啊!

  NO9 万里传情

  离开家之前,就给宝宝写些漂亮的小卡片,然后到邮局寄出去,宝宝会在你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里接到你的甜蜜问候。如果宝宝会玩电脑了,还可以给宝宝发漂亮的电子卡片,让看护人帮助宝宝接收。当然,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宝宝,电话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咿咿呀呀的电话传情,可以有效地缓解相思之苦,不过如果宝宝听到你的声音就大哭不止,赶紧说再见,让看护宝宝的人带他出去透透气,转移一下注意力。

  温馨提醒:

  很多宝宝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会在你回家的时候给你一些小小的失落。比如好久没犯的老毛病又回来了——吮指,本来进展顺利的尿盆训练貌似退步了很多。不过,这些都是小CASE,就像宝宝和你分离的恐惧一样,很快会过去的。和宝宝一起聊聊分开之后的心情,小别胜“新生”啊!(文/尘依)

上一篇:韧带断裂怎么样治

下一篇:右边臀部疼痛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