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瘦身四中肥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8 03:39:45

1)中医瘦身四中肥胖类型

  中医将一般肥胖简单分为四型:摄取过多食物造成肌肉精实的胃躁热型、产后虚胖的脾虚型,老年、更年期的肾虚及压力造成肝气郁滞型等,有各自不同的减重方式。

  胃热痰瘀型

  ◎特色: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

  ◎减重成功指数:****

  ◎减重叮咛:少吃几口。可多补充青菜、瓜果等含凉性食物。

  针对千人的肥胖研究显示,36~38%的人属于这型,且以男性居多。

  “大概占门诊病人的二分之一,”中医减重门诊医师余淑美表示,这类型最容易减,有些人半年可减10公斤,且复胖率不高。手里拿着一罐矿泉水,穿著T恤短裤,一百多公斤,28岁在美国念医学院的Billy,是减重门诊中少见的西方脸孔。

  试过抽脂、减肥药,体重却仍然下不来,Billy在台湾妈妈的推荐下,首度尝试中医减重。

  针灸、中药难不倒他,但不能吃冰这项禁忌,简直像要了他的命。“Icaneaticeallday(我可以吃冰块吃一整天)”曾经是足球队员,睫毛卷长的Billy眨着大眼睛摇摇头说,自己很会流汗,几乎离不开冷饮。

  中医师说他属于胃热型,体内如有一把火,愈吃冰愈渴,因此室温的开水最适合他。

  临床上医师会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草决明等,让他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来降火气。

  此外,也可藉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针灸减肥是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达到减肥目的。

  肝郁气滞型

  ◎特色:常郁闷叹气、容易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经常觉得疲倦、女性有月经失调。

  ◎重成功指数:***

  ◎瘦身叮咛:喝点放松情绪的玫瑰花茶、泡澡。

  中医认为,肝系统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会影响肝的运作失衡,造成肥胖。

  “有点类似自律神经失调,”刘女士心疼地说,门诊中约一半的女生都属这型,现代女性工作忙碌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经常用吃来当做安慰剂。

  根据和平医院的研究发现,约有18~20%的人属这型。

2)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方法

  (1):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闷嗳气,胸胁胀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方药:加味逍远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9g,香附9g,青皮6g,陈皮6g,当回12g,白芍12g,川芎12g,延胡索10g,莪术15g,郁金10g,桃仁10g,红花10g,橘叶5g,橘络5g。

  (2):脾肾阳虚,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前后不定期,经量减少,全身症状可见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细。治法:温补脾肾,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仙茅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制首乌15g,柴胡6g,当回10g,白芍12g,鹿角胶10g,熟地12g,炮山甲10g,香附10g,青皮6g,陈皮6g。外治:阳和解凝膏加黑退消外贴,7天换一次

3)如何采用中医美容方法去斑

  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9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穴。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韩主任介绍,中医上有个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韩主任还提醒,产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化妆品、情绪因素等等。中医认为,大多数面斑产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气滞,即由不良情绪等引发,很多长斑者还伴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所以特别是女性长色斑时要警惕身体的疾病。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位于阴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中医美容方法去斑让你做一个没有斑点的女生。还不快试试看中医美容方法去斑的方法。

4)中医观点

  从中医观点看“血瘀”和“痹瘕”范畴,病因为肝郁或血瘀所致。

  从中医观点看“血瘀”和“痹瘕”范畴,病因为肝郁或血瘀所致。由于肝气郁结,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孕;或因感受风寒暑湿之邪,血瘀,胞脉阻滞,两精不能结合,以致不孕。

  [责任编辑:]

上一篇:女人抗衰老

下一篇:中医穴位疗法治男性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