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要正确认识剖腹产
更新时间:2024-04-28 01:43:35

(1)准妈妈要正确认识剖腹产

  近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城市医院剖腹产分娩的发生率迅速上升,有些医院占住院分娩总数的20%,甚至更高。特别值得人们重视的是,有相当多的孕妇本来可以正常分娩,却迫切要求医生进行剖腹产手术。其理由是剖腹产分娩可使孩子少遭罪,自己为免受分娩之苦,也宁肯挨一刀。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向广大孕妇及其家属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将宫腹产的利弊讲清楚,以利于孕妇作出正确的选择。请正确认识剖腹产①消除对自然分娩的误解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也是女性一种本能。本来,身体健康、年龄适宜、正常足月妊娠的妇女,其自然分娩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当然,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阵阵收缩,产妇会有腹痛而且相当剧烈,由此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紧张,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也都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健康的正常孕妇来说,自然分娩并非是什么难题。不过,由于旧社会我国医学技术的落后,大多数孕妇都是旧法接生,甚至无人接生,因而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产妇或新生儿死亡者彼彼皆是,这使广大孕妇视分娩如同过关。这种传统的观念,今天在许多妇女头脑中仍有它的市场。其实,许多人还不甚了解,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的城乡医院,自然分娩是相当安全的。特别是在孕期中能按期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情况都能得到及时处理,还会使分娩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②剖腹产弊大于利剖腹产虽然在减少产妇产前痛苦和增加胎儿安全分娩方面要胜于自然分娩,但其弊端也不少。首先是产妇术后恢复要比自然分娩慢得多,刀口完全愈合和身体完全恢复需要1—2个月,甚至更久一些。如果发生术中意外或术后刀口感染,则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尤其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一些人中间流传有剖腹产生的婴儿头脑聪明、体格健壮的说法,这是不科学的和毫无根据的。相反,据研究,剖腹产新生儿的脐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要低,能抗病的补体含量更低。所以,剖腹产生的新生儿更易感染疾病。从婴儿角度看剖腹产也不如自然分娩。 但是,若孕妇有剖腹产指征时,如骨盆畸形、臀位、前置胎盘、高龄初产妇、巨大儿等,自然分娩可能有困难,容易出现难产,这就应该听从医嘱,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剖腹产。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一般说来,剖腹产手术还是安全的。因此,必须作剖腹产时,孕妇及其家属应该主动与医生合作,愉快地接受手术。

(2)如何正确认识和治疗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文献报道,在已婚已育妇女,发病率高达40% ~60%,其发病相关因素有宫颈外伤等。宫颈糜烂可引起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影响生活和工作。所以,对宫颈糜烂并伴有症状者,应积极处理。但是对宫颈糜烂而不伴任何症状者,是否需要处理,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观念,现介绍如下。

  1、对宫颈糜烂认识的误区

  (1)有性生活才会患宫颈糜烂目前,关于宫颈糜烂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婚后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如分娩、人工流产或性生活过于频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鳞状上皮破坏,宫颈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宫颈炎症。但是,临床发现,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仍然存在宫颈糜烂,有时甚至是重度糜烂。因此,对于未婚,或无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有持续性白带增多,或伴有颜色、质地的改变,则应到妇科门诊就诊,以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2)长期重度的宫颈糜烂能够发生癌变许多患有官颈糜烂的女性都担心是否会发生宫颈癌。认为宫颈糜烂越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宫颈癌。理论上讲,宫颈糜烂是一种病理改变,即宫颈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烂。而宫颈癌是宫颈鳞状上皮发生异常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两者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不同,病理变化也不同。因此,单纯的宫颈糜烂,如不合并HPV感染,并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但是,提醒宫颈糜烂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应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初步除外宫颈癌的可能。因为,仅行妇科检查很难区分早期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有条件者,在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同时,应行HPV检测。

  (3)宫颈糜烂治疗时需用阴道冲洗液女性阴道黏膜表面是鳞状上皮,它受到女性性激素的影响,发生着周期性脱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鳞状上皮细胞能分泌糖原,糖原被寄生于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从而保持阴道内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宫颈糜烂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如果应用消毒、杀菌、止痒、消炎类的洗液来冲洗阴道,可能会破坏阴道本身的保护屏障,不但对宫颈糜烂无益,而且可能造成阴道继发感染。因此,如果宫颈糜烂不伴有阴道炎症,不主张应用阴道局部冲洗液。

  (4)宫颈糜烂可治愈目前,国内治疗宫颈糜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物理治疗。通常认为物理治疗能够一次性治愈宫颈糜烂。实际上,在病因不清楚的情况下,无论何种保守治疗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治愈宫颈糜烂。临床上,经常遇到宫颈糜烂物理治疗后,糜烂区变光滑(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但经过一段时间,宫颈糜烂可能又出现。究其原因,无论应用微波、电熨、激光或冷冻的方法,其原理均是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结痂脱落,新生鳞状上皮长入,达到“治愈”J。如果真正病因不去除,宫颈糜烂可能再发生。

  2、对宫颈糜烂的再认识

  目前认为宫颈“糜烂”不是炎症,即不是病理学意义的上皮缺失和炎性反应,而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宫颈生理变化之一,不是病理改变J。主要依据有:( 阴道镜下观察糜烂面,为完整的柱状上皮,因柱状上皮为单层,其下的间质呈红色,故肉眼观为红色糜烂样。并非真正的糜烂。此种改变与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移位有关。阴道镜下观察到的宫颈“糜烂”是鳞柱交界转化区。

  基于以上新的观念,对宫颈糜烂的治疗也有新的观点。宫颈活检组织中,只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才被认为是病理学意义的慢性宫颈炎。当无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宫颈“糜烂”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不需进行治疗。“糜烂”常伴随炎症,针对病因、病原体治疗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或消失。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对无炎症的宫颈“糜烂”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30岁,对于单纯、表浅糜烂多为生理性变化,不必特殊处理。

  (2)30岁,或颗粒型糜烂、不对称糜烂、有接触性出血、宫颈硬度不同,应做宫颈病变三阶梯筛查,除外宫颈病变。

  (3)颗粒型或乳突型糜烂,如合并有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等炎性症状,应进行治疗。在除外宫颈癌的情况下,多主张局部药物治疗或行物理治疗。

  (4)物理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原理相同,疗效相近。关键是掌握正确的适应证,规范操作,注意围治疗期处理。

  (5)在行妇科手术前,特别是宫颈病变治疗前,强调常规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检测HPV和行阴道镜检查。

  目前,关于宫颈糜烂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处理,观点尚未统一,尤其是新的观念的提出,值得广大妇产科临床工作者以及病理科医师思考和深入研究。

(3)如何正确认识贫血?

  当您活动后感到心悸、气短,或伴有下肢浮肿时,一定是心脏出问题了吗?当您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反应迟钝、手脚发麻等症状时,一定是神经出现问题了吗?当您感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时,一定是胃肠道出现问题了吗?其实您非常有可能患有“贫血”。

  贫血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尤以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最高。人们往往对贫血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吃点好的”就能纠正贫血,而忽略贫血的诊断。其实,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营养缺乏。血液系统疾病常伴有贫血,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亦可导致贫血。发现贫血时,应到血液专科就诊,明确诊断,遵从医嘱服药治疗,不要盲目服用偏方。

  贫血患者中医多诊断为“虚劳”,因其多伴有气血两虚,病程较久,不能自行恢复。贫血与中医的“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摄入体内,经脾胃运化,生成气血,营养全身;另外,“肾主骨生髓”,髓亦化生气血。脾、肾是生成气血的重要脏腑,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贫血患者应注意脾、肾的调护。血液科目前开展“脾肾区耳穴压耔”、“足三里艾灸”、“肾俞穴贴敷”等中医疗法,均可激发脾肾功能,促进造血。

  贫血患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切勿劳累,如感到心慌、头晕等不适时,更应减少活动。缺铁性贫血病人不应喝浓茶、咖啡等,忌烟忌酒。贫血患者饮食要高营养、易消化,不可过于油腻、辛辣,主食要粗粮、细粮合理搭配。贫血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感冒药、止痛药。预防感冒,勤通风,少逛街。若不慎感冒发热,不用安乃近、布洛芬、扑热息痛或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如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等,建议使用纯中药制剂,如新雪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退热;如患有偏头痛、牙痛等,不可随意应用去痛片。贫血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化学制剂,不要到新装修的房屋、或新购置家具的房屋停留,不要染发、染指甲。

(4)正确认识试管婴儿的个体化方案

  试管婴儿的方案大概分长方案、超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以及自然周期方案,近期有学者试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

  至于是采用哪种方案,既然你已经选择了你信任的医生,就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方案去做,不管是结局如何。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都会尽他(她)最大的努力,去选择适合你的方案,所以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方案。

  我们经常遇到患者会去比较其他患者的方案,甚至结局 ,我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影响了你自己的情绪,并因此导致一些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最终影响自己的妊娠结局。如果曾经在其他医院做过试管婴儿,一定要将你的就诊过程详细地告知医生,以便于帮助对你下一步方案的制定,避免走弯路并造成你的经济以及身体的损失。

(5)正确认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对于导致身材矮的原因,约有1/3的病因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我们重要的检查手段就是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评估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然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的金标准,因为首先该试验存在假阳性,为解决此问题必须行至少两种激发试验。其次,生长激素的分泌还收到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血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即使两种激发试验均提示生长激素缺乏,也不能肯定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

  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类矮小的病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和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在对于二者的鉴别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青春期延迟的部分患者,因为促性腺激素的脉冲式分泌模式尚未建立,此时性激素水平较低,而性激素分泌的增加是青春期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的始动因素,因此在性激素缺乏情况下,可以出现多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能兴奋的结果。

  此时,鉴别的重点首先是家族史,对于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的患儿,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青春期发育迟缓的病史。其次,重点是动态观察患儿年身高增长率,对于真正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年身高 增长率常常小于4cm,身高矮小明显。然而,家族史及年生长增长率往往因为父母的粗心及遗忘不能正确提供,导致部分患儿诊断困难。当然,此时可以通过随诊观察明确诊断。

  但作为父母一方往往有很高的期望,若不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对于那些真正的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约有10%的患儿可能误诊为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而给予生长激素治疗。临床上对于这部分患儿,我们建议在青春期启动后建议再次行生长激素兴奋试验,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及早停用生长激素。

上一篇:大便不成形是何原因

下一篇:正确认识胃食管反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