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症状
更新时间:2024-04-27 15:27:38

(1)抽动症的症状

  小儿抽动症,虽然是近些年来才被慢慢认识,但已经引起了广大家长及相关人士的重视。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让患儿家长正确的给孩子选择治疗手段,起不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往往是待孩子症状较为严重时才选择就医,又因为找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感到茫然。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往往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这些行为时以为是孩子淘气,没有在意,很容易被忽视病情,待症状严重时,在治疗上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初期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时,首先应带孩子进行确诊。

  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的检查项目为微量元素检测、美国IVA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儿童脑电图检测。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的确诊。

  其次,要合理治疗: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对于轻度患儿,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症状较轻者,在用药1-2个月左右疗效显着,症状基本控制或消失。可根据专家临床诊断建议,进行巩固,避免复发;而对于重症者,一般为多部位抽动,病程较长者(一年或以上者),依专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2个月方可有效,治疗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巩固。

  表现症状

  1、运动抽动: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1)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2)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3、其他行为障碍:

  (1)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 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预防措施

  在专家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应积极配合专家,不可对孩子打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4、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5、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6、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7、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8、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9、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10、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11、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发病原因

  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

  (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

  (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唿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小儿抽动症治疗用药

  1、心理行为疗法

  (1)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详细分析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如各种矛盾的调整,家庭矛盾,父母、祖父母对小儿的过度要求和强制所造成的精神矛盾和紧张情绪必须予以解决。如有学校因素,应与教师联系协同解决。对属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儿分析精神诱因,找出正确对待的办法。

  (3)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对患儿的父母说明此病的性质,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可消除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对患儿的抽动症状不要提醒。指责和给予过度的关注,因为这样使患儿更紧张,对抽动的控制不利,而是对患儿的抽动应采取不予理睬态度,可使症状逐渐消退。多数病人经过数月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帮助患儿消除诱因,提供一个良好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

  采取肌肉松弛疗法、操作性处理法等可望取得良好效果。在患儿接受行为治疗时,要取得患儿与家长的合作,并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以协助治疗。

  2、行为矫正: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减少抽动,并且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

  3、药物治疗 抽动症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当抽动明显地影响患儿的运动和说话,干扰人际关系和课堂学习时,才给予药物治疗,

  (1)消除诱因:扁桃腺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鼻炎、上感等有时为儿童抽动症的诱因。因此,首先应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

  (2)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可阻断多巴胺受体。剂量0.02~0.05mg/(kg?d),从小量开始口服,0.25mg,2次/d,无效时逐渐加量,直至满意效果,使症状获得控制而无副作用。儿童可达1~6mg/d,本药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中以急性肌张力障碍及静坐不能最常见。大剂量应用还可致心肌损伤。为防止锥体外系副作用,可合用安坦或东莨菪碱。

  (3)对严重焦虑患儿可加用地西泮(安定)(1.25~2.5mg,2次/d)

(2)多发性抽动症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 综合征,简称TS)的预后如何、这种病能否彻底治好、对患儿将来成长发育有什么影响、会不会造成残疾等问题是许多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最近在网上检索国内文献有关TS 报道170 多篇,但涉及TS预后追踪研究的报道较少。20 世纪70 年代以前,TS 被认为是一种终身疾病,20 世纪70 年代发现了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治疗TS 有明显效果。近年来发现大部分TS 患者到了青春期抽动症状可以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但由于病因尚未明确,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且需较长时间用服药来维持。此外,也有部分TS 患者较为难治,症状迁延使患者深为痛苦。钱连华等对TS 患者9 ~ 12 年随访研究结果认为:TS 大多数转归可能是较好的,但确有一小部分因有强迫症、品行障碍和抽动症状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王健对65 例TS 患者6 ~ 12 年随访结果显示:TS 症状消失好转率达91%,并提示TS 患者的病程长短、有否伴发其它精神疾病、有否神经精神病家族史和既往史可能会影响TS预后。

  影响TS预后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与预后的关系:

  正确的诊断对治疗效果、预后有密切关系。儿童时期出现不自主运动的症状较为常见,而且原因复杂多样,因此需加以鉴别。抽动障碍几种亚型分别有其自然病程,按其诊断标准对于病程持续和缓解都有限度,如TS 起病于18岁前,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症状短暂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因此,判定疗效、维持用药时间及预后需考虑不同亚型的特点,并需追踪观察各亚型之间的演变。Bruun 等研究TS 预后与疾病谱的关系时,对58 例抽动症患者随访了2 ~ 14 年,结果10 例仍诊断为抽动症,23例符合慢性运动及发声抽动,25 例符合TS。表明抽动症状可单独持续存在,也可以从抽动症发展至TS。

  2、TS预后与年龄因素的关系:

  TS 的不同诊断标准在起病年龄的上限有所不同,如DSM-Ⅳ和CCMD-3 为18 岁以前,ICD-10 为21 岁之前。TS 可突然起病,大多数逐渐起病或自然缓解。部分少年时期起病的患者在以后的10 年内症状可完全显现,但有时症状每日或每周都有明显变化,部分病例到了少年后期、成年早期症状才开始改善,约1 / 3 患者抽动症状完全消失,其余2 / 3 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减轻,可不造成损害,但有可能偶尔反复直至终生。极少数老年人诊断为TS,65 岁以上患者不超过全部患者的1%。此外,也有人认为起病于4 ~ 6 岁TS 儿童预后较差。有人认为儿童时期抽动的严重程度,尚难作为预测其后来的病程。也有人认为约2 / 3 儿童TS 能预测症状改善或几乎症状完全消失。

  3、TS合并症与预后的关系:

  TS 除抽动症状之外,最常见合并症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品行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自伤行为等,这也因此增加了TS 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造成治疗更加困难,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社会功能和康复。TS 合并ADHD 很常见,约有半数患儿在TS 起病前就表现有ADHD 的症状,往往导致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ADHD 可能较TS 症状具有更大的损害,如表现有攻击性行为、品德问题或其它不良行为者易导致违法犯罪,预后可能较差。对于TS 合并ADHD 的儿童,如学校和家长处理对策不当、受歧视、斥责、打骂或被停学处理,可使患儿与学校家长的矛盾激化,造成情绪抵触、违抗等情况,预后更差。因此,应及早采取正确教育引导、心理和药物治疗的综合干预措施。TS 和ADHD 之间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关于TS 与精神兴奋剂的关系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哌甲酯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近来双盲对照研究认为,常规剂量哌甲酯治疗有TS 的ADHD 同样有效,大多数患者TS 症状并未加重。但在治疗过程尚需密切观察、谨慎选择。一般采用氟哌啶醇或哌迷清与精神兴奋剂联用治疗TS 合并ADHD 效果较好,亦可应用盐酸可乐定治疗。

  TS 合并OCD 其发生率为30% ~ 50%,两者之间可能有遗传学的关系。OCD 通常较抽动症状更为持久,从而使患者日常活动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提示OCD 是影响TS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往往需要住入精神病院治疗。这类患儿通常单独运用抗OCD 药物效果差,而联合应用5-HT 回收抑制剂(SSRIs)及神经阻滞剂时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可以改善。

  4、情绪障碍、行为及学习问题对TS预后的影响:

  TS 患者常见有情绪障碍,如表现焦虑不安、过分敏感、紧张恐惧等;或表现忧郁、易激动、好发脾气、冲动、攻击行为等,可能造成TS 主要症状更为严重,影响病情的恢复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家长和教师对患儿均难以管教,往往出现严重的学习问题。有的TS 患儿除了有特殊学习能力缺陷之外,还因抽动症状,尤其是发声抽动症状干扰同学学习和课堂秩序,受嘲笑、歧视以致不愿上学或辍学,性格、行为的偏异可在少年阶段或更早阶段就出现,并可影响身心健康。TS 患儿在幼年阶段如家庭环境及教育不良、社会心理发育缺陷都可能影响TS 的预后。因此,对TS 患儿应采取正确抚养与教育方法,培养良好健全的性格和行为习惯。TS 患儿易受精神因素的影响,需及时控制抽动和伴发的行为症状,减轻患儿躯体不适和心理困扰,改善患儿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对TS 的预后和防止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治疗对于预后的影响:一般TS 患儿经服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氟哌啶醇、泰必利、哌迷清等大多数症状可获改善或完全缓解,但需要持续服药治疗1 ~ 2 年。由于家长及患儿对用药缺乏依从性过早停药、或用量不当、或药物种类变换过于频繁都可能造成病情复发或症状恶化;药物突然中断也可能发生撤药征候而影响预后。但部分TS 患儿在服药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副反应而影响学习或日常活动,如表现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减退、情绪低沉、书写操作困难、成绩下降、厌学等。据刘智胜等对多发性抽动症的记忆功能和记忆模式缺陷的研究结果提示:氟哌啶醇等药物对TS 患儿总的记忆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对TS 患儿的预后追踪过程,尚需重视药源性的负面影响。对TS 患儿所合并的行为症状,需要详细了解病情和诊断评定,以分清主、次要问题及因果关系,并给予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一方面控制TS 症状,同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行为症状。如TS 合并OCD 者采用氟哌啶醇联合5-HT 回收抑制剂治疗,疗效较好,有利于康复。又如TS 的自伤行为严重者可能有致残甚至死亡的危险,则需及时控制,避免对预后不良的影响。如应用哌迷清对控制抽动及自伤行为均有明显效应。

  5、其它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TS 患儿在治疗过程,症状缓解之后常可由于内因性或外因性的影响而使症状复发或波动,症状时轻时重影响预后转归,通常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月经期和其它内分泌的变化、躯体疾病、发热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吸烟、喝酒和饮料(如咖啡)、外伤意外事件、气候过冷过热、精神创伤、过度兴奋或疲劳、学习负担过重、临考期精神紧张、离家生活、服用药物(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精神兴奋剂、抗癫痫药、抗组织胺药、可卡因、左旋多巴等可诱发或加重TS)等。因此,对TS 恢复期过程又出现明显症状者,需考虑某些诱发或促使TS 加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部分TS 患儿预后较好,但也有部分难治性的病例,尤其伴存有行为症状和精神障碍的病例,当前治疗上仍有不少困难。为此,尚需进一步研究TS 的病因,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开展心理干预措施,并普及宣传教育有关TS 的科学知识,增强预防工作,以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3)儿童抽动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儿童抽动症的具体表现是孩子出现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比如频繁的眨眼睛、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清嗓子的声音等等;部分的孩子还有控制不住骂人、说脏话的表现。抽动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时间久了,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导致孩子学习落后,甚至还因为患者干扰课堂秩序而和学生、老师的关系不好,不能够正常的去上课。

  儿童抽动症又叫做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

上一篇:容易被忽视的食物美容方法有哪些?女性可尝试

下一篇:不明原因痛经可能是骨盆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