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中医辨证治疗
更新时间:2024-04-27 14:56:01

(一)老年痴呆的中医辨证治疗

  该病起病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以后会逐渐发展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智能活动全面减退。严重患者会卧床不起、语言不清、神情呆钝、生活不能自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呆病”、“癫症”、“善忘”病等范畴。由于患者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火及诸邪瘀滞脑窍,使得脑部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老年痴呆症虽病变部位在脑,却与诸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笔者研究此病多年,发现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颇具疗效。现将常见的老年痴呆症的七种症型和相应的中医疗法介绍如下,请患者酌情选用:

  1.髓海不足型

  其症状是、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语不达意或静而少言、头晕耳鸣、倦怠思卧、腰膝酸痛、舌质淡红、苔薄或少苔、脉沉细弱。

  方剂

  原料15克,山茱萸18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龟板胶15克,猪脊髓15克,五味子10克,骨碎补15克,川断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一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或痊愈。

  功效、充髓养脑。

  2.肝肾亏虚型

  其症状是、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不荣、面红少泽、颧红盗汗、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方剂

  原料15克,怀牛膝15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龟板胶1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或痊愈。

  功效、安神定志。

  3.脾肾两虚型

  其症状是、少言、少动、倦怠乏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腹胀便溏或五更泄泻、食欲不振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或滑、脉沉细弱。

  方剂。

  原料10克,肉桂6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肉苁蓉15克,白术10克,干姜6克,益智仁30克,石菖蒲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

  功效,益气温阳。

  4.痰浊阻窍型

  其症状是、喃喃自语或言语颠倒或静而少言、精神抑郁或强哭强笑、倦怠思卧、头身困重、脘闷腹胀、痞满不适、口多痰涎、面白少华、纳谷不馨或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或弦滑或濡滑。

  方剂

  原料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竹茹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2克,远志10克,生甘草6克,浙贝母10克,砂仁6克,川芎10克,僵蚕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

  功效、涤痰开窍。

  5.瘀血阻窍型

  其症状是、思维异常、强哭强笑、沉默少言、善忘易惊、头痛胸闷、口干而不欲饮、肌肤甲错、唇暗少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

  方剂。

  原料0.3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丹参15克,怀牛膝15克,香附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远志10克,地龙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

  6.肝阳上亢型

  其症状是、神情呆钝、言语颠倒或错乱、忧郁多疑、多言善语、声高气粗、坐卧不宁、头晕目眩、面红耳赤、心烦不寐、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滑。

  方剂。

  原料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怀牛膝15克,白芍15克,元参15克,黄芩10克,生龙骨、牡蛎各3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酸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丹皮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

  制用法。每日1剂,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

  功效、镇静安神。

  7.心火亢盛型

  其症状是、言语错乱、强哭强笑、心烦不安、心悸胸闷、面红目赤、口咽干燥、少寐多梦、小便短赤、舌红尖赤、苔黄、脉弦数。

  方剂。

  原料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生山栀10克,知母10克,酸枣仁30克,生龙齿15克,夜交藤30克,石菖蒲10克,炙远志10克,广郁金12克,生地30克,淡竹叶10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

  制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

  老年痴呆症重在未病先防、治在早期。人在未老之时就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合理膳食。进入老年期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用脑、勤用脑。老年人可以多看书报、下棋、养花、练习书法绘画等。老年人还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有了充满活力的身体、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愉快的心情即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二)中医揭秘:哪个季节怀孕最合适?

  本文摘自《养生的智慧》,作者樊正伦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通过几十年对中国文化和中医观念的理解,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医在养生中的基本理念,总结了顺四时、节饮食、慎医药、调情志四个养生法则,深入浅出,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按中医讲,最适合怀孕的季节是什么?是春天和秋天,因为冬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里面来了,它以肾气为主,中医说冬天重在藏精,就是咱们的三九前后;夏天的时候所有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是最弱的。如果在夏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里夫妻生活过多,这时候对身体来讲是一种损害,所以在中国古代养生里面,讲究夏避三伏,冬避三九。中医有一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就是这时候,正常的夫妻生活可以有,但是一定要注意节制。

  而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正好是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气血一个是从外边往里边走,一个是里边向外面走,这时候整个的自然界的气候,一个是春花之实,一个是秋收之实,这两个时间,如果要孩子的话,是最好的时候。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要顺四时。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你是逃不脱这个环境的,就是人类飞到月球上,也得制造那个小仓,创造完全符合地球的环境,不适合地球的环境不行,更何况我们每个人在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中,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法自然,人怎么法自然?顺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这就是人法自然。

(三)少食“姜蒜”多喝水中医专家教你防秋燥

  深秋,许多市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心烦、便秘等现象。据金华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贾素庆介绍,这些都是秋燥的表现症状。

  贾素庆说,秋季,早晚温差比较大,中午高温易出汗,晚上天气干燥偏凉,很容易造成气阴两伤,气不够就会有乏力现象。中医有燥主秋令的说法,也就是说燥为秋季的主气,因而称为秋燥。

  合理饮食,预防秋燥

  贾素庆说,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时,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另外秋季干燥,缺少油分的滋润,不光肠道干涩容易便秘,皮肤也会缺少光泽。因此,在秋季的饮食里不妨多加一点油。面食里加点香油,凉拌菜加点橄榄油,都是不错的选择。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贾素庆说,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且与皮肤和大肠有密切的关系。冷空气到来后,最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加上抵抗力减弱,就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或引发扁桃体炎、气管炎、鼻炎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老人与儿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历代医学家都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秋季养肺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中药调理、饮食调补等。

  贾素庆为大家推荐了几种养肺果蔬。梨肉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则效果更佳。葡萄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都有益处。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口渴、伤酒烦渴等症。甘蔗汁性平味甘,是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中医常把其作为清凉生津剂,能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生食鲜柿,对肺痨咳嗽、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都有良效。红软的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另外饮食调补还可以多吃些百合汤、梨汁、藕汁、梨粥等。

  按摩疗法,防治秋燥

  贾素庆说,通过以下按摩手法也可防治秋燥。

  摩鼻法:将两手拇指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

  深吸气法: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行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至30次。该方法有助于锻炼肺部生理功能。注意呼吸一定要缓慢进行。

  捶背法: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至4遍。捶背时要闭息(即不呼吸),同时叩齿5至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沿脊背捶打,如此算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四)中医祛斑6大药方

  1.醋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2.党参12克,黄芪15克, 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3.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4.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 

  本方适用于黄褐斑。 

  5.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6.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黄褐斑。

上一篇:【图】中医祛痘效果怎么样呢?

下一篇:中医膏方让女性靓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