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不老
更新时间:2024-04-27 19:51:50

1)童心不老 老人长寿之道

  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追求童趣,保持精神年轻。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不仅能沟通自己与儿童的感情,而且使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去掉暮气,对返老还童有很大的意义。一个人童心不老,他就会浑身充满朝气,生活充满快乐,就会有一个永远年轻的精神世界。追求童趣,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莎士比亚对这种生理现象,有一句精辟的哲语:“老年人的第二次的儿童。”我国有句俗语:“老少相近”,旧时讨吉利,常在大门上贴“童言叟语无忌”的条幅,把老和小联在一起,因此便有了“老小”这个词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享年85岁。他之所以得此高寿,除了养生有道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颗童心。“整出拂几时闲嬉,时放曾孙竹马骑。”从这首诗文中不难看出,陆游到了老年阶段,还经常和他的孙儿们一起做骑竹马的游戏,可见陆游的童心之盛。鲁迅先生曾经提醒我们:“要学学孩子,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充分表现了他对儿童的理解和他那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老年追求童趣,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好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无忧无虑、笑口常开,可使人体分泌出多种有益的激素,如酶、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可以把血管的收缩,血液的流量、流速,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等生命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性爱 老人长寿良药

  莎士比亚说过:“爱情能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出双倍的功能。”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使机体的适应性增强,生理功能保持平衡。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性功能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反之,没有性生活,内分泌将紊乱,生理平衡遭到破坏。

  可不少中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早就分床而卧,大大减少甚至终止了性生活,还自以为是什么长寿秘诀。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性爱是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尤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性生活不但能满足其生理需要,还有相互安慰、情绪交流等心理影响,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力,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实习编辑:赖金玉)

3)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健身常乐

  有一位108岁杨明运老人,小时家穷未读书,他善学爱动,学健身、学快乐、学做人、学养生,至今行动自如,谈笑风生,亲邻称赞他,性格好,身体好,深受大家尊重的健康老人。

  有一位108岁杨明运老人,小时家穷未读书,他善学爱动,学健身、学快乐、学做人、学养生,至今行动自如,谈笑风生,亲邻称赞他,性格好,身体好,深受大家尊重的健康老人。

  做童工时学会健身。他原籍是河北省乐亭县人,因生活所迫,13岁到凤凰山庙里当童工,扫地烧水做饭,常看见庙里和尚们起床后,端坐全身不停地晃动,名叫“摇山晃海功”,又做全身穴位按摩保健功,他好奇地跟着学,照着做,结果效果很好,头清目明,全身轻松。从此早晚必坚持做两次,每次半个小时,近百年来,不管怎样忙,从未间断。退休后,时间充足了,健身的时间也长了,健身项目又增多了,除了天天在家做功甩腿压腿蹲蹲外,每天必外出散步,爬山观海听涛看美景,多时走几十里,少时走三、五里,走出了健康。

  苦难时学会快乐。他24岁时随父亲来烟台,在海港码头上当搬运工人,天天装船卸船,搬豆饼一次扛六块重300斤,扛粮食一麻袋有200多斤,还搬煤搬铁搬木头,上船一身汗,下船一身土,又苦又脏。这时他苦中学乐,晚上就去听书听戏听故事,他记性好,凡听过书戏都能记住,什么“三国”、“水浒”、“杨家将”、“岳飞传”、“包公案”和故事笑话等等,都能从头讲到尾,自己常听心里乐,常讲给别人听大家一起乐,乐而忘苦,常乐长寿。

  退休时学会养生。60岁退休了,闲着无事,学着过好退休后的新生活,他主动找事干,被街道办事处聘为看管自行车维持社会治安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市公安局评为维持治安先进个人,一气干到近九十岁。不看车了,自己天天爬山看海学着玩,与老友相聚说笑话,讲故事,下象棋,一起乐。他一生无子女,是与70多岁侄儿家一起生活,他关爱晚辈,全家人很孝顺,孙女定时给老人洗衣服,76岁侄媳天天做可口的饭菜,10岁曾孙女陪老爷爷下象棋一起玩。

  老人常跟人说,就属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最好,穷人在旧社会吃不饱,命不保,是在刀尖上过日子,自己家老辈没有读书人,受苦遭罪,现在家有两个大学生,成年人全都是中学生,五个在外上班工作,四个在家退休养老,他80岁又开始增工资,由最早每月19.6元,如今增到800多元,家和富裕乐悠悠,天天生活像过大年,真是越老越有福。

4)老人长寿的十大饮食爱好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选用,深受老年人欢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当主食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与水稻、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从长寿老人的体质看,他们很少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与他们把吃玉米当成主食密切相关。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营养丰富又比较全面。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长寿老人们从不多吃。

  六、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

  老人说:一“红薯是个宝,顿顿离不了。”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止骨质疏松症。由此可见,红薯不愧为长寿老人的饮食一宝。

  七、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八、崇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味道鲜美,荤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却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糖酶。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萝卜就茶”。吃点萝卜,喝点茶水,能消除燥热,祛体内郁积毒热之气,对恢复精气神有很好作用。萝卜和肉一起炖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与人参、橘子同吃~

  十、胡萝卜是老人心爱物

  胡萝卜也是老人都喜爱的心爱物。

  胡萝卜高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很少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然后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能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干燥症。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有经验的老人常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这样,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9%以上,切片油炸,胡萝卜素保存率为81%,切片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

  胡萝卜还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读书学习前吃一盘炒胡萝卜丝,有利于巩固记忆~

5)百岁老人长寿秘方公布

  5月20日,网上有消息称著名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病危,并附有对话截图,该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并纷纷送上祝福希望杨绛先生挺过难关。对此,与杨绛先生联系较为密切的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表示“没这回事,刚问过杨绛先生身边人,对方说情况一切正常”。

  过去,李昕曾代表三联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去联系、看望杨绛先生。李昕透露,前一个阶段杨绛先生确实曾经住过院,当时也传言说其病危,但像杨绛先生这样的年纪,住院调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老是把住院和病危联系在一起,“这个都是一些谣言和猜测”。

  这让大家放了心,已过百岁的杨绛先生在养生方面有哪些高招,一起看看吧。 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杨老深知运动的重要性,但又觉得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各个年龄段,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适合”为 宜。她习惯早上散步,过去外出每天坚持走7千步,现在在屋内能走上三四千步。她还坚持做保健气功操“八段锦”。“八段锦是古代人发明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通过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能活络经脉,打通气血,具有抗病、强身、延年的作用,常练习获益多多。”有时会徘徊在树下,低吟浅咏,吸取清爽怡人的新鲜空气, 流连忘返。虽已高龄,但老人思维活跃,整理钱老书稿,有空时写写毛笔字,作作画,与人一起评头品足。

  饮食:“有一张健康报上说:人类死亡原因,有一半是不当饮食所致。因此合理饮食十分重要,过度饮食会带来灾难,危害自身健康。”杨老平时注意饮食平衡,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以素为主,极少食油煮食物。烹调力求清淡,少油、少盐、少糖,每餐不过饱。一度她血脂有点偏低,于是请人买来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黑木耳。90岁以后杨绛还能弯腰两手着地,这在许多高龄老人中是难以做到的。

  心态:“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中医理论有‘抑郁成疾,不悦伤身’之说,人要自控好,排除不良情绪对自己侵袭与干扰。”上个世纪90年代,白发人送黑发人, 女儿离杨绛而去,过些年丈夫钱锺书又仙逝,老人一度很悲伤,做梦也遇见他们。但杨老感情上很克制,注意节哀,并常以体育锻炼和写文作画来转移自己的视线,恢复自己平和的心态。她说:人死不能复生,该放的还得要放下。活着的人要向前看,过好每一天,不能老往回看,被悲伤牵着鼻子走,否则会伤害自己健康!

上一篇:降压药能不能停

下一篇:年龄不同护膝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