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常食豆腐预防疾病健脑防癌
更新时间:2024-04-28 05:56:17

(1)健康提示:常食豆腐预防疾病健脑防癌

  豆腐性价比最优

  祖国医学早已指出,豆腐具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生津润燥、补虚养血之功效,适用于赤眼、消渴、泻痢等。根据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理论,豆腐制成菜肴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如葱白、淡豆豉和豆腐汤可治感冒;木耳烧豆腐可治便秘;蘑菇炒豆腐可降低血脂;荠菜拌豆腐能降低血压。据测定,每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40至160毫克;豆腐中蛋白质含量为45%左右,脂肪含量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左右;豆腐同时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动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

  目前研究还证实,豆腐有抗氧化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管系统被氧化破坏,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而丰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在健脑的同时,豆腐中的豆固醇还抑制了胆固醇的摄入。

  国外最新研究发现,大豆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特别是大豆富含的异黄酮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抗癌物质。专家初步判断认为,亚洲国家结肠癌患者较少,可能与吃豆腐、喝豆浆有关。

  豆腐最大的优点是一般人都可以食用。豆腐中所含的植物性蛋白质比肉类还要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对龋齿或胃肠能力降低的人,豆腐是最理想的食品。豆腐中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不含胆固醇,也是动脉硬化和心脏病患者的美食。另外,豆腐含碳水化合物极少,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以及妇女保健美容食用。对于脑力工作者和经常加夜班的人也非常适用。

  豆腐适合春夏吃

  豆腐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尤其适合春夏吃。因为春夏肝火比较旺,应少吃酸辣、多吃甘味食物来滋补,豆腐就是不错的选择。它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下火的功效,可以消渴、解酒等。

  由于各地口味不同,做豆腐的花样丰富,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南豆腐、北豆腐各有各的特点,成都的麻婆豆腐,口味麻、辣、鲜、嫩、烫,春夏食用能使人食欲大振;东北的素鸡豆腐,含优质蛋白,低热低脂,更易为人体吸收,色泽美观,五香味浓;沿海一带的蛤蜊杏仁豆腐,蛤蜊滋阴明目,杏仁止咳润肠,再加上豆腐的清嫩软滑,味甘爽口,是春夏滋补的一道好菜。

  豆腐的最佳搭配

  豆腐+鱼 豆腐所含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鱼缺乏苯丙氨酸,豆腐和鱼一起吃,蛋白质的组成更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豆腐+海带 避免碘缺乏豆腐里的皂角苷成分,好处是促进脂肪代谢,阻止动脉硬化发生;但易造成机体碘缺乏,与海带同食可避免这个问题。

  豆腐+萝卜 避免消化不良 豆腐植物蛋白丰富,但多吃可引起消化不良,萝卜有助消化之功,与萝卜同食,此弊即可消除。

  吃豆腐也有忌讳

  豆腐纵有千百种好,吃时还是有些忌讳。由于豆腐的原材料大豆,含有皂角苷,虽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也能促进体内碘的排泄。长期大量吃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

  此外,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食用过多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每次以100克为宜。

(2)糖尿病人平安过冬6提示:睡觉穿双宽松袜子

  冬季来临,糖尿病患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冬。为何糖尿病患者的冬天更加难熬呢?原来,在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则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糖尿病最容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应特别注意保健才行。

  冬季寒冷的气温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谢培凤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冬季更应特别注意做好养生。该科的张涛静主治医师还为各位糖友特别总结了6个冬季养生提示:

  1.御寒保暖:老年糖友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对糖尿病患者会有不少影响,应注意防范。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2.情绪稳定:避免负性情绪影响

  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使情绪出现波动,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此时交感神经兴奋,不但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会导致心脑血管局部痉挛,使得局部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产生急性心肌梗塞或者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后果。所以糖尿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3.节制饮食:糖友冬季可多喝汤

  天寒地冻,人们的食欲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在此情况下,糖尿病人必须牢记,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食欲大增,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糖尿病人还要养成冬季多喝汤的习惯。鸡汤、排骨汤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溶性高,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4.注意护脚:晚上睡觉穿双宽松的袜子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而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的损伤在冬天易引发冻疮。如果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最好选购几双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以穿上用于脚部保暖。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5.多晒太阳: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并发出现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不但引发病人全身疼痛,不能运动,甚至引起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冬天由于户外气温降低,大多数糖尿病人减少了户外运动的时间,这样接触阳光的机会就减少,而经常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人在冬天要多晒晒太阳。

  另外阳光是一种电磁波,犹如一种天然的兴奋剂。阳光辐射到人体会造成一系列有助于糖尿病人的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还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钙、磷、镁等含量上升。

  6.合理运动:冬季锻炼别起太早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冬季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在冬季运动需控制好几大要素:

  第一,运动时间不能太长。有的老人觉得运动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运动时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

  第二,运动的节奏自己要学会控制。冬季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不要上来就给自己加码,免得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

  第三,运动的时间、天气和地点要选好。 早晨锻炼时间不要选得太早,一方面冬天白日时间短,摸黑出门锻炼,老人眼神儿不好,可能会比较困难。另外,起得太早,睡眠时间不够,再加上大量运动身体也受不了。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在运动时一定不要忽视运动的地点。因为老人的各种器官都在老化,手脚越来越不灵便,所以运动时尽量避开有积雪的地方。最好就在家门口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锻炼,免得出现受外伤的情况。

  第四,运动的准备要充足。不仅热身活动要做好,而且运动时要穿宽松、舒适、容易增减的衣服。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最后,特别要提醒,老人锻炼最好结伴而行,带上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不要单独行动。有病的老人要带上对症的抢救药物,如扩张血管的、预防冠心病突发的。因为一旦出现意外,像冠心病发作还是及时吃药更有用,如果没有对症的药物,等待救援的时候老人可能坚持不住。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或食品,以备低血糖发作时食用。老人锻炼时还应该带上写有紧急联络人电话和家庭住址的字条,如果能把自己患有的疾病写上更有利于救助的人少走弯路。如果在运动中觉得自己突然开始心慌、胸闷、出虚汗,应该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千万不要强努。

  冬季来临,糖尿病患者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冬。为何糖尿病患者的冬天更加难熬呢?原来,在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则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糖尿病最容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应特别注意保健才行。

  冬季寒冷的气温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谢培凤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冬季更应特别注意做好养生。该科的张涛静主治医师还为各位糖友特别总结了6个冬季养生提示:

  1.御寒保暖:老年糖友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对糖尿病患者会有不少影响,应注意防范。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2.情绪稳定:避免负性情绪影响

  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使情绪出现波动,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此时交感神经兴奋,不但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会导致心脑血管局部痉挛,使得局部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产生急性心肌梗塞或者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后果。所以糖尿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3.节制饮食:糖友冬季可多喝汤

  天寒地冻,人们的食欲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在此情况下,糖尿病人必须牢记,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食欲大增,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糖尿病人还要养成冬季多喝汤的习惯。鸡汤、排骨汤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溶性高,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4.注意护脚:晚上睡觉穿双宽松的袜子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而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的损伤在冬天易引发冻疮。如果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最好选购几双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以穿上用于脚部保暖。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5.多晒太阳: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并发出现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不但引发病人全身疼痛,不能运动,甚至引起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冬天由于户外气温降低,大多数糖尿病人减少了户外运动的时间,这样接触阳光的机会就减少,而经常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人在冬天要多晒晒太阳。

  另外阳光是一种电磁波,犹如一种天然的兴奋剂。阳光辐射到人体会造成一系列有助于糖尿病人的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还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钙、磷、镁等含量上升。

  6.合理运动:冬季锻炼别起太早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冬季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在冬季运动需控制好几大要素:

  第一,运动时间不能太长。有的老人觉得运动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运动时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

  第二,运动的节奏自己要学会控制。冬季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不要上来就给自己加码,免得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

  第三,运动的时间、天气和地点要选好。 早晨锻炼时间不要选得太早,一方面冬天白日时间短,摸黑出门锻炼,老人眼神儿不好,可能会比较困难。另外,起得太早,睡眠时间不够,再加上大量运动身体也受不了。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在运动时一定不要忽视运动的地点。因为老人的各种器官都在老化,手脚越来越不灵便,所以运动时尽量避开有积雪的地方。最好就在家门口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锻炼,免得出现受外伤的情况。

  第四,运动的准备要充足。不仅热身活动要做好,而且运动时要穿宽松、舒适、容易增减的衣服。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最后,特别要提醒,老人锻炼最好结伴而行,带上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不要单独行动。有病的老人要带上对症的抢救药物,如扩张血管的、预防冠心病突发的。因为一旦出现意外,像冠心病发作还是及时吃药更有用,如果没有对症的药物,等待救援的时候老人可能坚持不住。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或食品,以备低血糖发作时食用。老人锻炼时还应该带上写有紧急联络人电话和家庭住址的字条,如果能把自己患有的疾病写上更有利于救助的人少走弯路。如果在运动中觉得自己突然开始心慌、胸闷、出虚汗,应该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千万不要强努。

(3)专家提示老年人收看少儿节目有益健康

  核心提示:现在的电视节目多种多样,可是适合老年人的节目却是很少,专家在此提醒:老年人多看儿童节目对身心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寄托希望

  从少儿节目中,经常能看到天真活泼、有朝气和想象力的下一代。使老年人感到过去艰苦奋斗,努力开创的事业,如今有了接班人,未来有了寄托,从而充满希望,更加促使自己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

  二、增加活力

  经常看看优秀少儿节目,能横扫老年人的暮气,增加活力。

  三、生智开慧

  与孙辈共同看少儿节目是很有趣的一项活动。有时,小孙孙提出的问题,需要自己读书看报,生智开慧才能回答。这样就可促使老人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使生活更加充实。

  四、唤起童心

  轻松愉快的少几文艺晚会,生动活泼的动画片,能唤起老人的童心,回忆起青少年时期纪念性的往事,不仅使自己精神振奋。还可以借此向后辈们进行人生观教育。

(4)提示:牵孩子的手也要讲究部位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网友月月的儿子手受伤了,这事让她一直很后悔。

  月月那天带着自己不满4岁的儿子上左海公园玩耍。高兴之余,她在牵孩子滑下滑梯的时候,用力过猛,让儿子的腕关节脱位。

  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郑明介绍,像这样的情况平时比较常见,一般是在家长牵孩子手时发生。

  郑主任说,腕关节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或者平时牵手的时候,尽量不要牵在手腕、肘部等关节处,可以牵孩子的前臂(肘部与腕部之间)、上臂(肩部到肘部之间)等,以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另外,郑主任还介绍,八九岁大的儿童,由于较为顽皮,运动量大,容易在髋关节、膝关节等处出现一过性滑膜炎,以及关节处疼痛的症状。

  东南快报记者 陈楠

上一篇:提示:孩子发烧感冒不一定是坏事

下一篇:关于已经安装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复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