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跖痛症
更新时间:2024-04-28 08:07:47

(1)正确认识跖痛症

  “脚掌痛” 医学称之为“跖痛症”。多见于前脚掌疼痛,可以伴有脚底胼胝体(“老茧”),长时间反复发作变成“鸡眼”。

  “跖痛症”通常临床上分松弛性和压迫性两种。松弛性跖痛症主要由于第一骨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横弓慢性损伤引起,为原发性跖骨内翻症和跖骨过度活动症。压迫性跖痛症则由于跖骨头部长期被外力挤压导致趾神经长期受压或刺激引起间质性神经炎或神经纤维瘤。

  由于跖骨头粗大,跖骨头之间缝隙比跖骨干之间缝隙狭窄。经过此处的神经分支易遭受损伤。当局部外伤、劳损、站立行走过久、负重过多,鞋帮过硬或鞋跟过高、平足等均可引起跖骨头部位的损伤,影响通过该处的神经,使之增粗,形成结节,发生周围组织增生等,以第3、4足趾根底部发病最为多见。

  本病多见于30~50岁的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前足底部疼痛和感觉异常,影响站立和行走。鞋袜不适时尤其明显,疼痛为局部性,也可向足趾部放射,疼痛性质为刺痛、刀割样疼痛或灼痛性。疼痛剧烈时使病人停止站立或行走,需脱去鞋袜,搓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为避免疼痛,病人应穿宽松、柔软的鞋子,不宜穿高跟鞋和鞋底较硬的鞋,避免过久站立和行走。平时病人可以自我按摩前足底部,或将患足踩在某光滑的凸物上,滚动摩擦前脚,如足底按摩器等保健用品都可使用。可选服消炎镇痛类药物, 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同时配合理疗、封闭、热敷、中药外洗均可使症状缓解,严重不愈者可到正规医院咨询并实施手术治疗。

(2)正确认识咽炎的治疗方法

  咽腔是人类呼吸和进食的共用通道,咽部淋巴组织丰富,一方面扮演着机体防御系统的角色,对病菌的入侵有很强的抵抗作用;另一方面,做为第一线的防御者也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粉尘、病菌、食物、胃反流物刺激损伤发生病变,也就是患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咽炎”。不仅如此,咽炎还常常是身体其他部位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胃炎、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支气管炎、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等都可以引起咽部不适,出现干痒、疼痛、烧灼、吞咽不利、恶心、粘痰多、清嗓、倒吸等诸多症状。同时咽部症状也会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引起咽部明显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甚至有憋气胸闷表现,中医上称之为“梅核气”。正确全面认识咽炎的发病是治疗咽炎的关键环节。

  咽炎的治疗切忌盲目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及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长期购买各种治疗咽炎药物服用,也常常无效而终。

  建议有长期咽部不适者到综合医院检查,确定或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病,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会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3)正确认识和积极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还很模糊,常常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什么是颈椎病呢?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累,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由于颈椎是人体活动最多的部位,不恰当地使用颈椎会导致颈椎的慢性劳损。

  如果长时间面对电脑办公、伏案写字时间过长、经常开车乘飞机,颈椎负担过重,就会影响到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引发颈椎组成部分退变,从而产生颈椎病的症状。颈椎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以伏案工作和颈部经常保持固定姿势者为主。由于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现代医学界普遍将颈椎病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椎动脉型、颈型、混合型颈椎病等几种。

  大多数颈椎病患者有上肢麻木、乏力、颈部疼痛或僵硬等症状,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典型的表现;还有部分患者有头晕、心慌、爱出汗等症状,这是交感椎动脉型的较典型表现;严重的颈椎病表现为行走不稳,走路时有踩棉花样感,深一脚浅一脚的,继而出现上肢麻木无力,拿不住东西,这是脊髓型颈椎病的表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以上典型症状的颈椎病人并不多。

  患者往往既有这一型的症状同时又有那一型的症状。这就是混合性颈椎病。有一种对颈椎病的错误认识,不少患者认为没有颈部的疼痛就不是颈椎病;单纯通过X光拍片检查发现颈椎有骨质增生或仅有颈部疼痛、僵硬就认为有颈椎病。因此,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应去正规医院就诊,找脊柱外科医生或有经验的骨科医生为自己诊断。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外科李志钢

  诊断颈椎病需要脊柱外科专业医生通过体检并结合颈椎X线片和颈椎磁共振结果来判定。单纯通过X线片无法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医生也无法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做了磁共振为什么还要拍颈椎X线片呢?因为这两种检查手段所提供的疾病信息不同,要全方位正确诊断颈椎病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方式,两种检查方式不可或缺的。医生的体检也非常重要,仅仅依靠磁共振和X线片就诊断颈椎病则误差很大,往往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治疗。至于颈椎CT检查,对诊断颈椎病来说则意义不大,但对颈椎管狭窄和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有意义。

  在接待颈椎病患者时,我经常听到患者自己说颈椎病通过按摩按摩、做做牵引治疗就可以好了。这是非常错误并且非常危险的。脊髓型颈椎病严禁按摩和牵引治疗,由于患者自己不明确所患何种类型颈椎病,盲目采用这种治疗可以使症状加重甚至导致瘫痪乃至死亡。正规治疗颈椎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一般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选择性肌松剂和周围神经营养药对症处理。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交感椎动脉型则采用围领固定配合神经营养药或血管扩张药,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则需要手术治疗。家住三眼桥的王女士,因经常走路不稳、爱摔跤来我院治疗,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磁共振显示脊髓没有明显坏死征象。

  经过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王女士手术前的症状完全消失,手术后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7天后出院回家。王女士感慨地说:颈椎病的手术没那么可怕,效果非常好。她要告诉病友们相信科学,积极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目前大家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手术治疗很危险,弄不好就瘫痪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已经很成熟,而且手术治疗是从病因上解决问题,因此疗效比保守治疗理想得多。

  另外,颈椎病是一种不断加重的疾病。由于脊髓、神经根持续受压迫,加之脊髓和神经根对受压后的缺血无法耐受,脊髓会变性、坏死,逐渐丧失脊髓所应有的功能。在脊髓组织坏死后,即使解除压迫,颈椎病的症状也无法恢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不少患病多年的患者接受颈椎病手术治疗后部分功能仍无法恢复的原因。因此,颈椎病患者应正确认识和积极治疗颈椎病,避免误诊或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争取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更好地享受生活。

(4)正确认识救命药—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的病人。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如劳累诱发的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分钟后即可起效。

  虽然硝酸甘油很常用,但有不少患者对它仍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1、 对硝酸甘油有恐惧感。由于硝酸甘油对心绞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因此有人误认为硝酸甘油是“烈性药”,怕经常使用会引起不良反应。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般说来,硝酸甘油没有严重的副作用,虽有时可出现头痛,但多次使用后即不再出现。

  2、 用一次无效后不敢再次用药。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分钟后即可生效,并能持续半小时。3分钟后仍不见效是否可以再用药呢?不少人搞不清楚。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以3次3片为限,即每隔3分钟无效时可再含服1片。如含服3次后仍无效,应考虑为重症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也可能是伴有胸痛的其他疾病,应尽快去医院求治。

  3、 认为不可用于预防。硝酸甘油不一定必须在心绞痛发作时用,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于预防。如精神遭受意外强烈刺激时,或过于疲劳时,都可以舌下含服1片,以预防心绞痛发作。

  4、 认为用药后眩晕是中毒的表现。硝酸甘油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因此个别人在用药后可出现眩晕、摇晃等低血压症状,这并非中毒,只要平卧数分钟即可恢复正常。

(5)正确认识肩关节痛

  肩膀痛在中老年人当中很常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引起肩膀痛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疾病:肩峰撞击症、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周炎”甚至颈椎病。

  下面来为您一一介绍:

  1、肩峰撞击症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部肌腱受到肩峰的压迫撞击造成。

  主要症状为:肩部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加剧,如果有肌腱撕裂出现上臂力量减弱。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发展成肩袖损伤。

  这类病人早起可用三角巾或吊带悬吊前臂制动,局部封闭疼痛能明显缓解。口服些消炎镇痛的药物也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同时还可采取物理治疗。若已伴有肌腱断裂和肌腱断裂等病理变化,则建议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肩峰撞击症凡是能得到及时诊断,明确病因和病理变化状况,得到正确治疗,能减缓疾病进展,进行彻底治疗一般均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2、肩袖损伤

  主要由创伤(如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肩袖组织退行性变、以及肩峰慢性撞击(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引起。

  损伤的肩膀要充分的休息,并加强健侧肩部肌肉的锻炼。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局部可使用膏药等外用药物治疗。疼痛较重的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

  如果损伤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经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好,需行手术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现在大部分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效果较好。

  3、肩峰下滑囊炎

  多因外伤、肩部肌腱损伤或退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一般表现为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着,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

  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局部封闭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常发生于长期反复过度活动的人群,可因外伤或劳损后急性发病,但大多是由于肌腱长期遭受磨损而发生退行性变的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夜间加剧,肩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急性期疼痛严重,穿、脱衣服困难。

  刚开始肩关节活动尚无明显受限,但外展、后伸及旋转时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

  前期可外涂中药红花油等活血消肿药物,贴敷膏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疼痛较重者可用三角巾悬吊前臂,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局部理疗或热敷有助于炎症消退,必要时可做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个别顽固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病例可行手术治疗。

  5、粘连性关节囊炎

  这个才是我们平时所谓肩周炎。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

  患者肩膀怕冷,不少人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夏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靠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慢性粘连功能障碍可应用关节镜下松解,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疗效较好。

  6、颈椎病

  这不是肩关节的疾病,而是另一大类疾病,需让专科医生检查后再行对症治疗。

  正是由于肩关节疼痛的多病因性,因此更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千万不要盲目锻炼,否则不但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复杂,更会为后续的治疗增加困难。

上一篇:上颌前突如何矫正

下一篇:正确认识桥本氏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