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保健
更新时间:2024-04-27 17:56:09

(一)美容保健 神奇的中医三大驻颜术

  抗衰老,古人称为“驻颜”。传统医学认为:女人以血为本,而血的来源,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施泄于肾,并与冲脉、任脉等相关经络有关。脏腑失调、经脉失养,则颜无所驻。

  神奇的中医三大驻颜术

  颜面保健,又可称美容保健,古人谓之“驻颜”,颜面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使面色红润,洁白细腻,无明显皱纹和雀斑等。中医养生学所讨论的颜面保健,主要的侧重点是在抗衰老上,使青春容颜永驻。在具体的保健手段的使用上,着眼于脏腑与气血,注重整体的、综合的调养,从根本上保证面容的不衰老。

  一、按摩美容

  按摩美容可以促进颜面气血流通,面部焕发光泽。具体做法可以在清晨起床后,用左右手摩擦耳朵,然后轻轻牵拉耳朵;再用手指摩擦头皮,梳理头发;最后把双手摩热,以热手擦面,从上向下十四次。

  二、针灸美容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整各脏腑组织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而延缓皮肤衰老。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取穴组方进行调整。如在除皱方皱方面,可针刺丝竹空、攒竹、太阳、迎香、颊车、翳风等。

  三、药物美容

  药物美容可分为内服美容方药和外用美容品两类。在外用上,可使用药膏、药散、药糊等,涂抹于面部。如玉容西施散:绿豆粉60g,白芷、白芨、白蔹、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各30g,甘松、山柰、茅香各15g,零陵香、防风、藁本各6g,肥皂荚二锭,诸药研为细末,每次洗面用之,可祛风润肤,通络香肌,令面色如玉。

  据《光绪慈禧医方选议》中记载,慈禧太后就是以此方加减进行养颜保健的,她六十大寿时的照片仿佛只有四十多岁。

  中医古法驻颜有术调和仁、冲二脉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意思是:女性到七岁,肾气开始充盛,开始换恒牙,头发生长茂盛;十四岁,“天癸”产生,促使任脉通畅,太冲脉充盛,月经来潮;二十一岁肾气恒定和平,智齿出生后身量也长到极限,达到最盛壮时期;三十五岁阳明脉开始衰竭,头发开始脱落;四十二岁三阳脉开始衰退,面部出现枯容,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也趋于枯竭,生殖之道不通,月经闭绝,形体老化衰疲,生殖能力消失。

  衰老,从三十八岁开始

  的确,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丽,而过早地让这种美丽逝去就是女性心目中的早衰,40岁以前的绝经被称为卵巢早衰!而即使是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一系列激素)分泌也存在下降的规律。

  日本有研究表明,38岁是女性外貌的分水岭,内到激素水平、精神状态,外到皮肤纹理、发质,前后都会有质的不同。另一项研究表明,过大的压力是导致体内激素释放紊乱或过早下降的祸首,这些压力包含来自社会、家庭、事业、工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我们无法真正避免衰老,但却可以延缓它的到来,对女性来说,这不仅关乎美,更关乎健康。

(二)拔火罐能治风湿病吗 中医祛风湿的方法

  风湿骨病是一种常见病,我们都知道这类疾病是因为寒邪入侵,寒气在体内出不来会导致风湿,那么拔火罐能去风湿吗,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去风湿的方法很多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去风湿的方法。

  拔火罐去风湿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可以拔火罐去风湿的方法有很多种的,以下就是详细的介绍内容。

  拔火罐能治风湿病吗

  对于中医来说,治疗像风湿关节炎这种湿气较重的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拔火罐,将湿气“拔”出来。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

  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如果将其作为治疗手段,拔火罐最好去正规的医疗场所;如果仅想起到保健作用,在家中实施拔火罐则要多加注意,避免出现一些诸如烧伤、烫伤、负压过大等情况。

  家中自行拔火罐用真空抽气罐比较合适,真空抽气罐既保持了传统火罐的基本原理与功效,同时以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如火罐容易烫伤皮肤,不易起罐;竹罐使用复杂;玻璃、陶瓷罐易碎,以及压力不可调控、罐口口径少等。现代真空抽气罐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易破损、携带方便、负压可调、易于观察、无副作用等优点。

  此外,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实施拔罐。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火罐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

  刺络拔罐法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拔罐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好方法,但是,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则不宜拔罐。

  第一、其他疾病

  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紫癜病或咯血,以及白血病等;皮肤高度过敏,受术部位皮肤破损溃烂;或外伤骨折,或有静脉曲张、癌肿、恶病质,皮肤丧失弹性者。

  第二、特殊时期

  活动性肺结核,妇女月经期;饮酒后、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全身高度浮肿;高度神经质、狂躁不安、痉挛抽搐者。

  第三、特殊区域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大血管附近及浅显动脉分布处及疤痕处;五官部位,前后二阴及心尖搏动处。

  专家提醒,拔火罐固然疗效不错,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拔”,拔火罐是一种技术活,患者应当到正规的医院拔火罐,不要贪图小便宜去私人诊所,以免“有苦说不出”。

  藿佩粥

  材料:鲜藿香叶30克,鲜佩兰叶20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用洗净的大米煮成粥,然后将鲜藿香叶、鲜佩兰叶用清水洗净,捣烂取汁,倒入粥中,待温食用,每日二次。

  功效:本粥能芳香化湿,发散表邪,和中止呕,适用于感冒夹湿者。

  注:若没有鲜藿香叶和鲜佩兰叶,也可取干藿香15克,干佩兰叶10克,煎药汁代用。

  二陈粥

  材料:茯苓12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茯苓、法半夏、陈皮同放沙锅内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洗净的大米煮成粥,并加入适量白糖,待温,空腹食用,每日二次。

  功效:本粥能顺气健脾,化痰止咳,适用于咳嗽夹痰湿者。

  五鲜饮

  材料:鲜金银花12克,鲜扁豆花10克,鲜荷叶15克,鲜佩兰叶10克,干鲜绿豆15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述五种药物同放入沙锅内煎煮20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水煮20分钟,将2次药液合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温服,每日2~3次。

  功效:本药饮能和胃肠,化湿浊,适用于胃肠受湿者。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拔罐去风湿的想关注红寺湖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拔罐去风湿的方法有很多种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拔罐祛风湿有很多的注意事项的,除了拔罐中医上面还有其他的祛风湿方法的。

(三) 产妇调理产后6不适可用中医

  产后新妈妈的身体非常虚弱,需要及时调理的。产后新妈妈的身体总是有很多不适的现象发生,该如何调理身体情况的呢?怎样才能让身体更好的恢复呢?

  1.多汗

  由于产后需要排出体内积存的大量水分,所以新妈妈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感觉到口干舌燥,或者超过一周仍然汗出不止,说明是气虚不能固表。

  调理法:小麦羊肚汤

  可以服用玉屏风散(丸),也可以服用浮小麦羊肚汤,即取浮小麦50g用纱布包好,羊肚200g切片,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喝汤吃肚片,会起到一定效果。

  2.体虚

  体虚是产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新妈妈气、血、津液的耗损,就算平时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

  调理法:服用药膳

  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妈的身体尽快恢复,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枸杞、山药、桂圆、核桃仁、黑芝麻、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

  3.便秘和痔疮

  产后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便秘,引起痔疮。加上分娩时会阴伤口的疼痛,很多妈妈一想到排便就会有一种恐惧感,也促使便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调理法:中成药 药膳

  可以服麻仁润肠丸等润肠类中成药,还可以选择药膳,如取核桃仁5个捣烂;桃仁20g去皮捣烂;黑芝麻20g炒熟研烂;蜂蜜50ml(找到两样以上即可,配齐更好),与适量粳米煮粥,早晚喝。

  4.乳房肿痛

  很多新妈妈都会遭遇急性乳腺炎。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汁结块排乳不畅、发烧和怕冷。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就会继续发展成乳房脓肿,最后脓肿破口流出脓液。

  调理法:外敷 药粥

  可用油木梳背部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刮摩;也可外用如意金黄散和米醋调开涂抹乳房,随干随换;或把仙人掌去刺后捣成泥外敷,一天敷2—3次;也可以服用中药粥,方法是蒲公英60g、金银花30g先煎汤,再下粳米100—150g在汤中熬成粥,不拘时喝。

  Tip:早期症状不重时妈妈可以坚持喂奶,但如果乳房红肿疼痛症状加重,甚至形成脓肿则应停止喂奶,立刻就医。

  5.眩晕

  分娩时新妈妈用力伤气和失血过多,使血液不能送达脑部而感到头晕目眩,有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发冷、头痛等症状。一般在产后几天内,随着气血逐渐恢复会慢慢好转,不过有时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调理法:黄芪羊肉

  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也可在家采用食补,如取羊肉500g洗净切片,黄芪50g、当归50g、大枣10个、生姜1块,用慢火炖烂,吃肉喝汤。

  TIP:新妈妈产后起来活动时需要有人陪护,并尽量放慢动作以免晕倒摔伤。

  6.小便不利

  产后气虚,导致新妈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排尿困难,或小便次数增多,或排尿不能自行控制。

  调理法:

  新妈妈可以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外阴,对小腹施以按摩,并点按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如果症状几天后没有缓解,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益气利尿的中药,或服用补中益气丸,也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产后新妈妈需要注意的,上面的方法效果非常不错的,可用上面的方法来调理身体,让身体更好的恢复。

(四)中医推荐5种最佳壮阳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今生活中养生保健更重视食疗,中医专家介绍说补肾壮阳不妨试试下面的食疗方法。

  1、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20克,羊肉25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苁蓉切细,羊肉切碎,大米淘净,先取苁蓉加水煮沸后,纳入大米,煮沸,下羊肉,煮至粥熟,略放食盐服食,每日1剂。可温阳益精。

  2、韭菜粥

  原料:韭菜15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成,调入韭菜,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温肾壮阳。

  3、锁阳粥

  原料:锁阳15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大米淘净,锁阳水煎取汁,纳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适量,稍煮即可,每日一剂。可补益肝肾,强壮腰膝。

  4、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菟丝子洗净、捣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服食,每日2剂,早、晚服食。可补肾益精、温阳疗萎。

  5、阳起石粥

  原料:阳起石30克,苁蓉10克,大米50克,调料少许。

  制作:将阳起石布包,苁蓉切细,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细盐适量服食,每日一剂。可温阳益肾。

上一篇: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根治吗

下一篇:女性下身出血怎么治疗